北约指望不上,美国另起炉灶,可惜中俄动作更快! 美国对中国的敌意,似乎与谁担任美国总统并没有太大关系。从奥巴马时代开始,美国对中国的压力逐渐增加。特朗普更是毫不犹豫地将中国列为“战略竞争对手”,在各个领域与中国展开竞争,并将制裁这项美国的传统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尽管拜登与特朗普在表面上有所不同,但在中美关系方面,似乎延续了特朗普的政策。 明年美国的总统大选或许无需太过关心,因为无论谁当选美国总统,中美关系都不太可能好转。美国一直以来都是传统的霸权国家,对于新兴国家都充满了敌意。因此,与其关注中美关系是否能够改善,或许我们应该更关心的是,当美国疯狂起来时,我们该如何应对这场角逐。 美国一直在思考如何对付中国,一开始,他们考虑到北约。北约这把利刃已经锋芒毕露,尤其是在对待俄罗斯方面。美国将俄罗斯视为敌人,并试图将这一概念灌输给北约,这不仅切断了俄罗斯通往欧洲的道路,还帮助美国更好地掌控欧洲。 但是美国很快发现,在应对中国问题上,北约并不能提供太多帮助。其中一个原因是,尽管美国可以成功让北约认同俄罗斯是敌人的概念,但却无法让北约成员国接受中国也是敌人这一观点。北约能够将中国定义为挑战者已经是一个妥协,但在中国周边,像日本、韩国和澳大利亚这些渴望与北约合作的国家,更多的是给北约提供了一个跳板,而不是真正的支持。 不过,由于北约曾因俄乌冲突而胆战心惊,看到导弹在波兰爆炸后,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找理由宣战,而是要立即澄清,这就说明了北约内部的不统一。 此外,北约在与俄罗斯的冲突中已经感到力不从心,更不愿意招惹军事实力更强大的中国。 因此,美国不得不转向其他策略。他们创建了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为基础的“奥库斯”联盟,以此来在亚太地区打造一个新的“北约”。美国向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试图吸引其他国家加入这个联盟。这个想法似乎取得了一些成功,许多国家表达了加入的兴趣,甚至包括因失去潜艇订单而痛失利益的法国。 然而,中俄两国的反应似乎更为迅速。中俄的军事合作不断加强,包括海上和空中联合行动,已经成为常态。随着中国海上实力的增强,中俄的合作愈发强化。与美国及其盟友的喊叫和空谈相比,中俄虽然不是正式的联盟,但他们的行动表明了一种坚定的合作精神。或许,在这个巨大的国际角逐中,幽默的一点是,真正合作默契的可能不是那些口头上宣称的联盟,而是那些正在默契地行动的国家。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