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最后一位“铁帽子”王,仅就他自己一代,儿子最后乞讨为业 满清除了开国的八大“铁帽子”之外,在雍正朝加上了怡亲王胤祥,光绪朝增加了三位,恭亲王奕䜣,醇亲王奕譞和庆亲王劻。因此满清一共有“铁帽子”王十二位。 在这十二个人亲王里,奕劻唯一一个皇家旁支,其他十一位的父亲都是皇帝,奕劻的祖父是乾隆帝的第十七子永璘。永璘虽然被晋封为亲王。但每一代都要递降,由亲王降为郡王、贝勒、贝子后,降到“辅国将军”这一级别后不再递降,辅国将军相当于四品待遇,但是没有实职,到了奕劻这辈承爵时,正好是“辅国将军”。 “铁帽子王”是“世袭罔替”,岁俸银一万两白银,禄米一万斛。而辅国公岁俸银500两,禄米500斛。虽然不多,但比老百姓是强多了。 奕劻 咸丰年间加封贝子,后进封为贝勒,同治皇帝大婚时,奕劻加郡王衔儿,任御前大臣。但没有任何实职。就是领银子罢了。光绪十年,慈禧罢斥了恭亲王奕訢一班军机大臣,奕劻接任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封庆郡王。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寿的时候,奕劻被封为亲王。戊戌政变时,奕劻封世袭罔替铁帽子王,就此成为晚清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 光绪三十年,奕劻成为军机处领班大臣,成为百官之首,奕劻的权势如日中天。 奕劻为人贪婪无厌,昏聩无能,权位渐崇,于国家无尺寸之功,唯慈禧之命是从。说白了就是一个背锅的,卖官鬻爵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庆王府号称庆记公司,当时在北京的外国记者都知道奕劻卖官。 奕劻卖官还分人,公开出售邮传部尚书一职,要价30万两白银。当盛宣怀拿着30万来找奕劻时,奕劻却说,别人30万可以,你太有钱了,你得60万两。一个商人要买一个县令要价5万两白银,当奕劻得知这个商人买官是为了给母亲要个诰命。因为商人是庶出,奕劻出于同情要价两万。1908年,奕劻70岁大寿。袁世凯一个人就给了40万两白银。 大清灭亡后,奕劻来到天津当寓公,存于英国汇丰银行里的七百多万英镑。自从有了财产往外转移的套路后,贪污水平确实上了一个档次。直到1917年以八十一岁高龄病故。留下的遗产600多万两白银,最后都被几个儿子败家了,他最看重的长子载振在1942年冻饿而死。 奕劻为政昏庸无能,贪婪成性,就是这样的人却成为晚清政坛上的不倒翁,足以从侧面看出大清政坛有多么恶劣。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满清最后一位“铁帽子”王,仅就他自己一代,儿子最后乞讨为业 满清除了开国的八大
国国评国际
2023-09-04 08:47:28
1
阅读:1228
庞帅
不过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的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歌颂升平,还粉饰黑暗。关于铁氏二女的撒谎,尚其小焉者耳,大至胡元杀掠,满清焚屠之际,也还会有人单单捧出什么烈女绝命,难妇题壁的诗词来,这个艳传,那个步韵,比对于华屋丘墟,生民涂炭之惨的大事情还起劲。
正当时
这老贼跟和珅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