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武汉欢乐谷万圣节爆火:烤肉品牌如何用二次元营销破局餐饮困境

11月1日傍晚,武汉欢乐谷的喷泉广场聚集了上千人。舞台上,主持人高喊"流浪泡泡宠粉,好礼送不停",拥有300多万粉丝的C

11月1日傍晚,武汉欢乐谷的喷泉广场聚集了上千人。舞台上,主持人高喊"流浪泡泡宠粉,好礼送不停",拥有300多万粉丝的Coser"山南以北"正在集装箱烤肉站前亲手将原切烤肥牛喂给粉丝。舞台大屏上,"流浪泡泡,肥牛只做原切"的标语与万圣节氛围交相辉映。

这是流浪泡泡"次元嘉年华"的收官之夜。从10月12日武汉X118商场起步,途经南京虹悦城、广州正佳广场,二十天内完成了横跨四城的破次元盛宴。在抖音和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吸引了大量用户参与讨论,参与互动量达上亿次。

当餐饮行业陷入价格战时,这场横跨四城的二次元联动活动,为餐饮品牌营销与流行文化的深度结合提供了一个新样本。

01

跳出IP授权陷阱:餐饮品牌二次元营销的三个突破点

回顾餐饮行业的二次元营销,主要存在两种模式。2021年肯德基与《原神》的联名堪称现象级案例,限量徽章引发全国抢购,但深入分析会发现结构性问题:消费者记住的是《原神》IP而非肯德基品牌本身,高额授权费用吞噬了大部分营销预算,活动结束后难以形成持续影响。海底捞的二次元主题店则代表了另一种思路,精心设计的店面装潢、二次元主题菜品营造出沉浸式体验,但单店改造成本高昂,难以大规模复制推广,且主题店存在"新鲜感衰减"的天然缺陷。

流浪泡泡不是第一个拥抱二次元的餐饮品牌,但它的路径呈现出明显差异:

首先在合作对象上,不依赖IP授权,直接与二次元KOL合作,既降低了成本,又能获得更灵活的内容主导权。"山南以北"等Coser自带粉丝流量,且在垂直圈层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和信任度。这种"去中间化"的合作方式,让品牌能更直接地触达目标用户。

其次在活动形式上,不局限单店改造,打造可复制的移动活动模板。集装箱烤肉站、标准化的巡游流程、模块化的互动环节,这些设计让活动具备了跨城复制的可能性。相比固定的主题店,这种"游击战"式的方法更适合快速验证和迭代。

第三在参与深度上,线上传播互动的同时,强调线下真实参与感。从随机宅舞、与游行NPC击拳掉礼品到Coser亲手喂肉,每个环节都在制造"可感知"的互动体验。在注意力极度碎片化的时代,真实的线下体验反而成为稀缺资源。

02

从试水到引爆:四站活动背后的渐进式战略布局

流浪泡泡次元嘉年华的四站活动,并不是简单的活动复制,而是一场有战略纵深的渐进式实验。

从测试到爆发,展现出清晰的节奏:先小规模试错积累经验,再集中资源打造收官盛典。

10月12日在武汉潮流盒子X118商场作为首站具有战略考量,这里是武汉二次元文化聚集地,用户对二次元活动有天然的接受度和参与热情,能够最大程度降低试错成本。百人Coser巡游、随机宅舞互动、特邀Coser签赠会吸引了数千人参与。"二次元友好日"推出Cos服装5折优惠的设计颇为巧妙,既给了参与者实实在在的优惠,又强化了品牌的"友好"形象。这一站会员拉新环比大幅增长,验证了这个模式在核心圈层的有效性,但也暴露出品牌露出不够强、流程存在混乱等问题。

南京虹悦城和广州正佳广场的落地过程中,团队将武汉站的实践经验沉淀为系统化的活动模板,同时根据现场反馈不断优化执行细节。数据显示不同城市二次元文化浓度差异,也验证了模式的跨区域适应性。这两站的价值在于"迭代":宅舞环节增加更多互动性,签绘墙优化位置和尺寸,品牌物料露出更系统化。

武汉欢乐谷作为活动收官,规模、投入、影响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首先是10月25日的"万圣奇幻夜"预热活动展现节奏把控能力,签绘墙、Mini烤肉站、主题打卡点让游客提前感受"主题乐园+二次元"的融合。正式活动日的流程设计体现了前三站的经验积累:沿途的道旗、展板、灯箱广告反复出现品牌标识,这是针对前三站"品牌氛围弱"问题的系统升级。打卡点拍照形成"磁场效应",工作人员递上印有流浪泡泡logo的形象贴,既融合万圣节主题,又成为识别暗号串联各互动点。百人巡游环节引入互动游戏,击拳随机掉落糖果礼品,增加游客参与感。

舞台旁的烤肉集装箱功能在收官战得到最大化利用。知名Coser"山南以北"不定时出现,亲手将原切肥牛喂给粉丝并合影,让品牌核心产品以最具记忆点的方式植入。主持人每次强调slogan都伴随福利:扫码摇一摇送烤肉券、摄影摇臂随机送券、三轮互动抽奖最高得iPhone。在晚间活动高潮,大屏幕反复出现"流浪泡泡,肥牛只做原切",品牌人偶与四位"次元烤肉推荐官"Coser登台,千人大合影和气球雨制造了强烈仪式感,并完成品牌形象强化。

从商场到主题乐园,场景选择本身就是战略升级。武汉欢乐谷年轻客群基础与目标用户高度重合,完善的场地设施让活动呈现更高完成度,成熟的活动经验降低大型活动执行风险,门票作为天然筛选机制过滤出参与意愿更高、消费能力更强的用户。

03

声量背后的真实价值:文化认同比短期ROI更重要

餐饮品牌做大规模声量活动,价值究竟在哪?从活动执行来看,流浪泡泡的营销逻辑关键词是"喜欢"和"玩在一起",而非简单的"购买转化"。当所有烤肉品牌都强调"原切肉""性价比"陷入价格战时,这种通过文化认同建立情感差异化的路径,很难用短期ROI衡量。

近亿次的传播曝光,这种声量带来的首先是稀缺的注意力资源,不仅让核心二次元圈层记住了"流浪泡泡",也让大量圈外用户惊讶地发现"原来烤肉品牌还能这么玩"。其次是"活的传播",参与者自发分享的照片、视频、体验感受在社交媒体上形成持续不断的长尾效应,这些真实用户创造的内容既比品牌自说自话更有说服力,成本也远低于传统广告投放。

对于加盟体系的品牌来说,声量还承载着品牌势能的构建。当加盟商看到活动带来的客流和会员增长,他们对品牌的信心会增强,这种信心可能转化为更积极的门店运营、更主动的本地推广。

更深层的价值在与建立起消费者的文化认同。当流浪泡泡被二次元圈层贴上"懂我们""会玩"的标签,它就突破了"烤肉品牌"的功能定义,成为某种文化现象的参与者。

04

行业启示:真诚走进年轻人的文化场域才是关键

这场四城联动的次元嘉年华为餐饮行业提供了一套可参考的大型文化活动营销范本。

在方法论上,渐进式验证策略适用于任何想尝试创新营销的品牌,从小规模低风险场景测试,快速迭代后再放大;文化理解必须先于执行,深入用户调研了解偏好、语言、习惯,避免"自嗨式营销";线下体验的真实互动比线上传播更有记忆点,创造让用户愿意分享的场景比单纯"制造内容"更有效。

对于餐饮品牌,最重要也是最难以复刻的,也许是真诚的文化理解而非简单蹭热度,平等走进年轻人的文化场域,同时注重长期投入而非短视的ROI追逐,并进行差异化尝试。对其他品牌来说,需要选择与品牌调性匹配的文化圈层,找到目标用户聚集的地方;从"借IP"到"造IP"的思维转变,打造自有营销IP沉淀品牌资产;重视执行层面的专业性,建立专业团队或寻找靠谱合作伙伴;建立多维评估体系,不只盯短期销售,关注品牌认知度、用户好感度等长期指标。

当然,这次活动也存在优化空间。从"品牌好感"到"消费行为"之间的转化路径还需要打通,可以在活动现场设置专属优惠券并限定使用期限,增加"门店打卡任务"。不同城市二次元文化浓度的差异需要灵活的本地化调整,在氛围相对较弱的城市增加更大众化的互动环节。长期效果的追踪也很重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效果追踪体系"对于评估"文化营销"的真实价值至关重要。

在信息过载、注意力稀缺的时代,不被记住比被记住的方式不够完美要糟糕得多。流浪泡泡至少让大量参与者和观看者记住了它,记住了这个"懂年轻人""会玩"的烤肉品牌。这份记忆,就是这次营销实验最重要的收获。流浪泡泡的"次元之旅"才刚开始,这颗种子最终能长成什么样还需要时间验证,但至少它已经开始播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