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白眉大侠:普渡为何不与武圣人单打独斗?说说武林三圣的合与分

在《白眉大侠》全书结尾时,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门的当家人普渡现身小蓬莱,此时正值一众名侠与大剑客们围攻武圣人于和。普渡作为武

在《白眉大侠》全书结尾时,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门的当家人普渡现身小蓬莱,此时正值一众名侠与大剑客们围攻武圣人于和。普渡作为武林各大门派的总门长,他苦劝小师弟于和迷途知返无果,这才上演了一场武林三圣间最大的“悲剧”。一师之徒的三位圣人竟大打出手,从而将这场原本由莲花门与上三门引发的风波推向不可收拾的局面。

武圣人于和先前与老少九位高手比斗虽占了上风,他却也消耗了不少精力,以一敌九打斗多时还把众人累到气喘吁吁,这也就是于和的根基太深,已经到了无人能及的地步了。若换做旁人的话,能做到不败已经是万幸,更不会出现一个人围着九个人打的局面了。可是当于和提出“以武评理”时,普渡作为武林门派的总门长却让雪竹莲一起对付于和这个小师弟,人家于和指名点姓要与普渡单打独斗,然而普渡竟“脸皮厚”地要双战于和。

我们先来看武圣人于和的原话,“大师兄,别往下说了,事情到了这步田地,言语已无法解决,干脆咱师兄弟比试比试,只要你能把我赢了,愿怎么地都行。”普渡也一点也不含糊,书中原文描述,“那好吧,咱师兄弟就比试比试。老二,上!”最后这句“老二”就是指的雪竹莲,全然不顾于和前面话语中“只要你能把我赢了”,这里的“你”就是专指大师兄普渡,而普渡如此高的身份竟然要以大压小且以众击寡,看上去似乎有点厚颜无耻,可事情的真相并非如此。

书中有一个小细节,直接点出了普渡早已胜券在握,书中原话提到“虽然于和武艺十分高强,但他同普渡相比,只高那么一点点,何况刚才连连交手,消耗了不少体力,普渡一个也能把他打败”。事情的发展也是如此,于和以一敌二时只斗了七十多了回合就有点难以支撑了,毕竟此时武圣人于和手里没了碧血鸳鸯剑,根本没有那么多精力维持拳拳到肉的精力消耗。

在三鱼看来,普渡不与武圣人于和单打独斗的原因有三个,一是以压倒性的优势取胜,断了小师弟于和逞能的念想;二是给小弟于和留些颜面,若于和单打独斗败了,以后武圣人之名就没了,这与武林三圣节制江湖门派不利;三、力求将于和生擒活拿,普渡可以胜过强弩之末的于和,但没把握能擒住对方。

武林三圣会斗的结果也不意外,这就是于和猛攻雪竹莲,从而寻了破绽飘身而走。尽管普渡、雪竹莲以及金昌与小剑魔等人也轻功绝佳,这群人想要追上全力突围而出的武圣人于和也非易事,不巧的是于和跑到一处悬崖绝壁前,这才迫使一代武圣人横剑自殁。

一、武林称圣

在《龙虎风云会》中着重突出了武林三圣在江湖中的影响力,同时也淡化了武林天榜十四大高手的定位,所谓的“龙虎风云会”就是一场由武林三圣定期举办的各大江湖门派当家人的聚首盛会,也是武林三圣轮流掌控各大门派势力的“鸿门宴”,从而取代了三教莲花盛会。

武林三圣里的大师兄普渡本就是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门的总门长,原本就是江湖武林各大门派的名誉盟主,再加上武林三圣里的小师弟于和乃是号称“横推八百无对手,轩辕重出武圣人”的天下第一高手,这才让武林三圣联手之下有着可以真正节制江湖门派的实权,毕竟这三位圣人的硬实力太强,江湖各大势力不得不俯首称臣。

这龙虎风云会每十年举办一次,其中又分为龙会和虎会,武林三圣举办盛会也是有其目的,一方面是看看江湖各大门派又新出了哪些高手,为名侠名剑贺号戴花,赐予一定的荣誉;另一方面也摆下风云擂来让各路江湖高手比武会友,其中的圣人擂则是以武力挑战武林三圣的天梯,只有一路过关斩将赢到了圣人擂,这才有资格向武林三圣提出挑战。只有以武功连胜雪竹莲、普渡、于和这三位,才能打破或更改武林三圣把控江湖门派的局面。

日月老人安广全就曾登上圣人擂向武林三圣发起挑战,奈何人家亲师兄弟三哥抱成团连番对阵,最终安广全以挑战失败告终,连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笑看武林第一人”的天地道也不得不避其锋芒隐居塞外,魔山老母毕月霄不服武林三圣挑战失败,终身不下魔山。可以说武林三圣能长久地掌控武林各大门派,除了他们本身拥有的江湖势力以及顶级的武功外,更重要是三人联手称圣的手腕也非常强硬,有着掌控武林的硬实力。

二、三分天下

俗话说没有不散的宴席的,武林三圣的合作也不例外,普渡作为武林三圣里的大师兄,他是本身又是五宗之一峨眉的大宗师,有着对峨眉派绝对的话语权,可以说是武林三圣能在江湖称圣的最为关键的因素。没有一个宗门的势力支持,根本连挑战武林尊位的机会都没有,而普渡不仅在武林大会中夺得了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门总门长的身份,也让武功在自己之上的小师弟于和在武林大会中登擂献艺,一时之间擂台上于和的战力无人能及,武林名宿纷纷推崇于和为新一代武圣人。

至于武林三圣中的雪竹莲,其武功造诣远不如大师兄普渡,更不及成为武圣人的于和,再加上雪竹莲主要修习的是轻功和水里的本领,所以雪竹莲在江湖中威望远不如自己的大师兄和小师弟,这家伙能混成武林三圣之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托了师兄师弟的福。

于和在获得了武圣人这一崇高的名誉之外,他的麻烦也就接连而至,所谓武林代有人出,谁不想去挑战一下武圣人,万一自己侥幸赢了,那自己就是武功天下第一了,所以于和也要学习大师兄普渡,在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江湖势力后,他才能坐稳武圣之位。

于和到了东海小蓬莱开始建造武林圣地,在这期间他广收门徒,看上去似乎是有教无类,其实于和真正的想法是快速创建自己的势力,而他在传授门人弟子方面却非常懈怠,心情好就多教几招,心情不好时就去研究冶炼技术打造双龙飞锁去了,这也是导致他的弟子只有一个金灯剑客夏遂良成为真正的高手。诸如九头神雕纪成达、三尺地灵魔陆昆等人,武功造诣结难以迈入天榜高手之列,最终小蓬莱碧霞宫被攻破时,武圣人于和身边护法的武功造诣弱得不值一提。

雪竹莲眼见师兄师弟都有了自己的底盘,他想要在中原武林抢一块武林圣地却难以做到,毕竟中原有着武当和少林两大宗门,雪竹莲最终只能去了冰山北极岛当了所谓的大教主。雪竹莲也效仿大师兄普渡收下四大弟子,与峨眉四大剑对应冰山四剑客。尽管雪竹莲在中原武林影响力有限,但是他凭借武林三圣之一的名头,也逐渐在北武林站稳了脚跟。武圣人于和统辖南武林,普渡在峨眉山掌控了川蜀剑阁,这就逐渐形成了三分天下武林的局面。

三、剩者为王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武林三圣轮流值年武林大事的格局却很快被打破了,最先出手的人便是东海小蓬莱碧霞宫的武圣人于和,在于和的授意下金灯剑客夏遂良步步谋局。天下江湖门派林立,主要是以武当、少林、峨眉、昆仑、莲花这五大宗门为主,这五宗又延伸出来了十三大派,进而又形成了八十一门。

普渡作为峨眉这一门的话事人,他一支令可以调动成千万的门人弟子为自己效力,如此大的江湖势力远非一个新成立的碧霞宫或冰山北极岛可比。金灯剑客夏遂良代表武圣人于和开始染指五大宗门的势力,很快昆仑和莲花这两大宗门的主事人已经与碧霞宫暗通款曲,这自然是普渡所无法容忍的。

普渡可是明面上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门的总门长,尽管这个是一个荣誉上的盟主,可一旦莲花和昆仑的掌控权落地武圣人于和手里,这五大宗门议事时,于和就有了与自己叫板的能力,毕竟少林和武当乃是一僧一道都皆为化外之人,于和这样做明显是有撬行总门长之位的嫌疑。如今的局面是武林三圣轮流值年,一旦于和彻底掌握了昆仑和莲花这两大江湖势力,即便不是于和值年时,几乎拥有抗衡值年圣人的权力。

雪竹莲属于游走在峨眉山和碧霞宫两边的常客,他既与大师兄普渡同生死共进退,同时雪竹莲又与小师弟于和混得亲密无间,不然于和也不会把双龙飞锁如此机密之事告知他。似乎看上去雪竹莲是向着上三门站在大师兄普渡这一边的,可细细考究起来就不难看出他才是最有可能鼓动小师弟于和染指昆仑和莲花之人,譬如昆仑派主古月法师刚得到碧霞宫的支持就大肆扩大地盘,立马就被普渡盯上并放出话来要“清理昆仑派不良人”。

再比如卧佛昆仑僧和郭长达这对师徒,突然在五宗中浮出水面的掌权人,普渡立马就让顶门大弟子夏侯仁去收朝廷的四品荫生白云瑞为徒,这时机就像是下棋一般的提前布局。最后一个很直观的例子,雪竹莲在群雄齐上碧霞宫时表现得太过于积极,还有他暗中提前请来了一位神秘的高手金昌助阵,如此盘根错节的事情里,似乎总能看到雪竹莲若隐若现的影子。

在《水浒外传》里有《白眉大侠》结束后未来的情景,此时江湖仍然是五宗十三派八十一门,而此时武林中最为强势的力量是少林和冰山北极岛。三世达摩白继忠的一身绝艺就来自于诸葛元英。在《白眉大侠》时期,冰山北极岛的实战武功并不高明,就拿诸葛元英早先出徒的蒋昭来说吧,其武功比白眉大侠徐良差了一大截,这诸葛元英后来为何能教出白继忠这样的顶级高手来呢?

原因也很简单,这说明碧霞宫被破后,很多不为人知的武功秘籍都落到了雪竹莲的手里。从而让冰山北极岛一跃成为顶级的江湖势力,而峨眉派在普渡及其四大弟子去世后,已经开始一蹶不振了,这里或许也有冰山北极岛一家独大称圣的时代,活到最后的高手终成圣,正验证了武林是剩者为王。

评论列表

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 1
2025-10-06 11:38
建议再翻拍一下白眉大侠

花之伤青春已逝 回复 10-14 07:53
翻拍也是垃圾!虽然老版改动太大,但角色都能立得住!如今选角色都是看流量不看适不适合!当年都是人适应角色,哪怕是和无名之辈只要相中了就可能当主角!如今想都别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