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镜子里看到自己脸上又冒出的那几颗红肿的痘痘,很多人可能会回想起一段漫长而无奈的经历。这段经历或许从青春期就开始,贯穿了整个中学、大学,甚至延续到了职场。尝试了各种护肤品,调整了无数次作息和饮食,但那些恼人的痘痘却总是春风吹又生,反反复复,从未真正离开。这不仅仅是皮肤问题,更是一种长期的心理困扰,影响着自信和社交。
很多人不禁会问,这种持续多年的痤疮,到底还有没有办法可以根治?事实上,痤疮作为一个非常普遍的皮肤问题,在医学上已经有了很深入的研究和成熟的治疗体系,通过科学的方法,绝大多数的痤疮问题,包括那些看似顽固的类型,都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的。

首先了解,为什么会长痘痘?
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它的根源。痘痘也就是痤疮,在医学上被称为寻常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春期并主要累及面部的毛囊皮脂腺单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它的发生并非单一因素导致,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了遗传背景下激素诱导的皮脂腺过度分泌脂质、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等毛囊微生物增殖及炎症和免疫反应等。
对于痤疮,目前国际上有多种分级方法,主要依据皮损性质将痤疮分为3度、4级,即:轻度(Ⅰ级):仅有粉刺;中度(Ⅱ级):有炎性丘疹;中度(Ⅲ级):出现脓疱;重度(Ⅳ级):有结节、囊肿。

痘痘从初中起就没好过,主要与哪些原因有关?
理解了痤疮的成因,就不难明白为何有些人的痘痘会从初中起就一直好不了。一个核心原因在于治疗方法不规范或未能坚持。很多人在长痘初期,会倾向于自行处理,比如频繁使用去油力强的洁面产品,破坏了皮肤屏障;或是用手挤压痘痘,导致炎症扩散,加重感染,甚至留下永久性的痘印和痘坑。还有一部分人虽然寻求了治疗,但缺乏耐心,往往在看到皮肤稍有好转后就自行停药,没有完成医生建议的完整疗程,更没有进行后续的维持治疗。
痤疮是一种慢性疾病,它的治疗和控制需要一个过程,症状的缓解不代表病理过程的终结,过早中断治疗极易导致复发。此外,痤疮本身的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也是重要因素。对于中重度、重度痤疮患者,尤其是表现为结节、囊肿类型的痤疮,单纯的外用药物或常规治疗往往难以触及病根,需要更全面的系统性治疗介入,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病情,打破反复发作的恶性循环。

面对不同程度的痘痘,应该如何科学应对?
现代皮肤科学对痤疮的治疗遵循着规范化和个体化的原则,通常会根据痤疮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治疗。对于只有少量粉刺,以及除了粉刺外还有一些炎性丘疹的轻中度痤疮,通常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例如,外用维A酸类药物可以改善毛囊角化异常,溶解粉刺;过氧化苯甲酰则能有效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并有抗炎作用。对于皮损数量增多,出现较多丘疹和脓疱的中度痤疮,医生通常会建议在局部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口服抗生素来对抗细菌感染和炎症。
然而,当痤疮发展到出现大量丘疹、脓疱,并伴有结节、囊肿的重度痤疮时,或者当中度痤疮对常规治疗反应不佳时,则需要考虑更为系统的治疗方案。这时,一种能够作用于痤疮多个发病环节的药物就显得尤为重要,比较常见的就是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
异维A酸软胶囊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属于第一代非芳香维A酸类。作为已发现的最强的皮脂腺脂质合成抑制剂,该药物具有显著抑制皮脂腺脂质合成、减少痤疮丙酸杆菌繁殖、抗炎和调节免疫及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过度角化等药理作用,可以同时作用于痤疮四个主要发病机制。
异维A酸软胶囊能够用于以下痤疮的治疗:(1)结节囊肿型重度痤疮的一线治疗;(2)其他治疗方法效果不好的中度或中重度痤疮的替代治疗;(3)治疗意愿较强的轻中度痤疮患者;(4)暴发性痤疮和聚合性痤疮,可在使用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控制炎症反应后应用;(5)伴有瘢痕或瘢痕形成倾向的痤疮患者;(6)其他治疗无效、频繁复发的痤疮患者;(7)痤疮伴严重皮脂溢出。
当然,使用该药物必须在专业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并全程监测,以确保治疗的安全与有效。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一般3~4周起效,疗程视皮损消退的情况及服用剂量而定,通常应不少于16周。在痤疮皮损得到完全控制后,为了减少复发,建议适当减少剂量继续巩固治疗2-3个月或更长时间。这种“小剂量、长疗程”的巩固治疗方案,能够维持皮肤的稳定状态,减少痤疮复发。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按时服药,不得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如果在服药期间出现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与医生沟通,以便医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只有正确服用异维A酸软胶囊,并按疗程坚持治疗,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让你重拾光洁的肌肤和自信的笑容。
参考文献:
[1]中国痤疮治疗指南(2019修订版)。临床皮肤科杂志,2019,48(9):583-588.
[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口服异维A酸治疗痤疮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临床皮肤科杂志,2023,52(5):298-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