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腾讯股票增发规则调整

最近腾讯调整了一项内部福利:员工股票增发的定价机制,悄悄给员工发了一波''红包''。
以往,腾讯一般都按8月15日那天的股价给员工增发股票,但今年不一样了:公司把定价时间提前到了7月底,按当时约549港元的价格执行。而仅仅半个多月后,也就是8月15日,腾讯股价已经涨到了593港元左右。
也就是说,同样拿激励,今年员工能用更少的钱买到自家股票,到手即浮盈。这中间的价差,差不多是公司''白送''的福利。
腾讯这几年一直在积极回购自家的股票。根据公告,董事会早在今年5月就拿到了回购不超过约9.19亿股的授权。之后几个月,腾讯也确实没手软:
5月28日,花了5亿港元,回购98.52万股;
6月11日,再掏5亿,回购96.9万股;
6月25日,继续回购,耗资5.11亿港元;
到8月18日,又砸了5.5亿,回购93.1万股。
一边给员工发股票,一边又从市场买回股票,这两件事看起来有点矛盾,但藏着很清晰的逻辑。
所有回购回来的股票,腾讯都打算注销。这样一来,总股本会慢慢变薄,每一股更''值钱'',长期看对股东是好事。而新发出去激励员工的股份,也在可控范围之内。一增一减,既鼓励了团队,又没怎么稀释老股东的利益,可以说是精打细算、两头讨好。
再从员工角度看,七月底腾讯股价还在500–510港元区间徘徊,八月以来已经站稳在590港元附近。也就是说,这批增发几乎让参与的员工入手即赚,获得感拉满。
这么做,不光是多发钱,更是在发''归属感''。特别是在科技行业人才竞争这么激烈的环境下,实实在在的激励,比什么文化标语都管用了吧。
说到信心,腾讯也确实有底气。今年以来,它在AI和游戏等核心板块上动作频频,部分业务也开始了兑现增长。这个时候调整激励政策,既响应了监管(证监会年初明确规定定增不能承诺保底),也更显公司对未来的看好。
2、学字节?小红书不再延续双月OKR考核制度

红薯厂启动季度OKR制度,社区部门9月开始将不再延续双月OKR,转为季度OKR。但目前得知,商业部门9月还是双月OKR制度,保持不变。
其实这种调整,也不是小红书独一份。23年初,字节跳动就把搞了快十年的双月OKR给改成了季度制。当时字节的调整原因是很多业务都做大了,变得复杂了,两个月里变化没那么明显,老开会复盘效率不高,员工和管理层花太多时间在准备会议上,反而耽误了真正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
小红书这次给社区部门改季度OKR,感觉思路差不多,都是觉得业务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更长的周期来布局和验证成果。小红书的这一举动这意味着社区或将更聚焦长期价值的事,目前听说的是,社区基本盘已经在做长期规划了。
3、京东健康低调宣布全员涨薪

在周一刚结束的京东健康全员会议上,通知全员薪酬从16薪升至18薪。
和往常不同的是,这次涨薪十分“低调”。
按照之前的流程,京东要给一个事业部涨薪,必然有“全员内部邮件”+“京东黑板报公众号推文” + “微博热搜”几部曲。
2024年,京东宣布涨薪时间线:

涨薪"风波"可以说是一浪接一浪。
但本次的京东健康全员涨薪,连邮件都没有,直接在全员会议上临时宣布,作风实在是有反常态。
但不管如何,能涨薪总是好的,希望年底的时候,能有京东健康的小伙伴来报一下喜,拿到了多少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