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血压不高依然脑梗了(缺血性脑中风后遗症辨证用方)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只有高血压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才会出现脑中风(脑梗),而实际上还有一种脑梗属于缺血性的梗,而这种缺血性脑梗

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只有高血压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才会出现脑中风(脑梗),而实际上还有一种脑梗属于缺血性的梗,而这种缺血性脑梗的发病几率更高。而这种脑中风,却是血压控制得很好而中风的情形。

比如:患者杨某建,男,70岁,退休前系某国企中层领导,四十多岁就查出有高血压,二十多年来一直服用西药降血压,血压值控制得很稳定,两个月前突然摔倒,处于昏迷状态。

经住院检查诊断为脑梗,缺血性脑中风,虽然经过治疗苏醒,病情也逐渐好转,出院后右手,右足却完全丧失功能,成了半身不遂,遂求助中医治疗。患者属于中等偏瘦身材,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有怕冷怕风,手脚怕凉,时有自汗出,大便每天一次,自然排便,小便无力。睡眠可,下肢时有浮肿,舌质淡黯,舌苔薄白,脉缓。腹部肌肉松弛,肚脐周围有悸动。右半身活动受限,右手不能持物,右足稍能活动,但不能支撑身体。测患者血液反而正常。

患者自幼惧针,不肯使用针灸治疗,根据患者证候表现辨证为气虚血瘀证,试用桂枝附子汤加味,组方如下:桂枝9克,白芍12克,炙甘草6克,生姜12克,大枣5枚,炮附子9克,生白术15克,茯苓15克,黄芪20克,当归3克。水煎服,早晚服用。连续服用四周后患者反馈病情明显好转,右手握力明显增加,右腿亦有明显感觉,自己能拄着拐杖小范围活动。在原方基础上加减服用半年后,患者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活动已不需拐杖,身体状态平稳。

上述病案有两点值得思考,一个是长期服用降压药控制血压,虽然避免了出血性脑中风,但却没想到出现了缺血性脑中风,这里提醒长期服用降压药的朋友们,仍需注意自己身体变化,若出现上述表现,恐怕并非好信号,尤其是身体偏瘦者。并不是排除身体偏胖就一定不会有类似风险,而是长期服用降压药的偏瘦人群,得缺血性脑中风的概率更高一些。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点,这类患者气虚血瘀为何没有选用补阳还五汤?补阳还五汤有用的机会,笔者认为,当下患者健脾益气更为适合,前面有一篇文章专门讲中药剂量搭配的,相信大家会从中受到启发。

最后留给大家一点思考:瘦人中风后遗症用桂枝附子汤加白术、茯苓者多,那么胖人中风后遗症中用什么方最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