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尖瓣膜关闭不全就风湿性心脏病一治就好![心]
原创 本能学堂
西医观点
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是指由于风湿热活动,累及心脏瓣膜而造成的心脏病变。表现为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中有一个或几个瓣膜狭窄和(或)关闭不全。患病初期常常无明显症状,后期则表现为心慌气短、乏力、咳嗽、肢体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直至心力衰竭而死亡。有的则表现为动脉栓塞以及脑梗塞而死亡。本病多发于冬春季节,寒冷、潮湿和拥挤环境下,初发年龄多在5~15岁,复发多在初发后3~5年内。
郭老论炙甘草汤
炙甘草汤不是保护心肌的,炙甘草汤治的是什么病,治的什么病呢,是心衰吗,不是,炙甘草汤,治的是什么病,是风湿性心脏病,治那个瓣膜受损关闭不全。看一看炙甘草汤里面净是什么药,生地、熟地、阿胶、人参是不是,五味子,炙甘草汤的甘草,并不是最重要的,叫炙甘草汤,这个汤名字叫炙甘草汤,甘草是完全是缓解紧急状态的,它的作用在神经末梢,它经常会和芍药一块用,芍药的作用在中枢,甘草的作用在末梢,古代人芍药甘草通用,怎么就这么妙?它并没有现代医理学的观念,按照藏象的那个理论,怎么会有炙甘草汤?炙甘草汤纯粹是在人的本能活动之中有所领悟组织的。这个方子我五十年以前,我就用它治过风湿性心脏病,很好很灵验,没有一个没效果的。用它治疗风湿病行不行?不行,就是治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闭锁不全,其他瓣膜也可以,让它丰满起来,关严了。我前几年这个话,受到了很多的冷眼,我说这个心脏瓣膜丰满起来,就关严了就好了,都是以冷眼相看,我不在乎。,到今天,更证明我这个说法不是随意的,是正确的。我刚治了一个病人,昨天才告诉我的,六十几岁了,挺胖的还高血压,还有点心脏病,脸上都是黑斑什么的,这个不在话下,连吃带不吃这个药,半年发生了一个突然的变化,体重下去了,脸的皮肤干净了,精神好了有劲了,天天快乐老想唱,还有一个变化,你们谁也猜不到,你要猜到了,我这把扇子送给你。
郭老论炙甘草汤
《伤寒论》中说:“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炙甘草汤方:炙甘草56克,地黄224克,麦冬100毫升,人参28 克,桂枝42克,麻仁100毫升,阿胶28克,生姜42克,大枣30枚。以
上九味,以清酒1 400毫升、水1 600毫升,先煮八味,取600毫升,去 渣,
内阿胶洋消尽,温服200毫升,每日三服。
脉结代是说脉象,结脉是搏动缓慢时一止复来,在心电图中为房 性或室性早期收缩,排血量较少,在橈骨脉搏上不能明显表达,因而 有一止复来之感;代脉的停搏是有一定规律的停搏,有两动一止、三 动一止、四动一止,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二联律或三联律。此处结与 代相提并论,也就是说无论停搏有无规律,总是气虚血亏的病机O
心动悸是症状,在功能虚弱、血液亏损的病机中,心动是房性或 室性颤动;悸为心悸。这是一个典型的心脏病的症状表现,心悸与房 颤都是因缺血而发生的。炙甘草汤中的熟地黄、麦冬、阿胶、麻仁都 是滋补药品,用桂枝通血脉,人参补元气、益血脉,生姜、大枣和胃气、 生津液。以炙甘草为主通利血脉,以缓和经络的急迫,改善微循环。这样,心脏将充足供血,功能增强,动悸与结代自然缓解。心脏因供血不足而出现脉结代、心动悸,此方以改善供血使自主 调节运动恢复常态,与附子汤治心衰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是提升动 力,一个是补充能源。动力提升以后会产生能量,能源补充以后会发 生动力,这便是阴阳互根的自主性运动过程。
只要是阴阳互根的自主性运动恢复常态,生命程序中一切障碍 自会清除,一切紊乱自会理顺生命程序中的障碍与紊乱,只能由生 命运动自己来整理,任何外力是不可能干预、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