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这张方子,患者坐飞机来看病[good]来源:一个种树人从黑龙江坐飞机来

怜晴说健康 2023-07-27 08:12:54

为了这张方子,患者坐飞机来看病[good]

来源:一个种树人 从黑龙江坐飞机来天津,把老公也带过来看病,家里亲戚看到她的变化,也吵着要来天津…

今天门诊,一个魔幻的开局…收获一个狂热粉丝,大家可以看看我杂糅了什么方子

患者失眠、胆小、紧张、足底冷、肚子胀……

当你看到这个症候群,你会想到什么方子?

我用的是千金大温脾丸。

临床在使用温脾丸时,

第一, 当判断“中滞”的状态。关键在于舌苔的查验和大便的问诊, 主要表现为舌苔黄或黄腻, 便秘、便烂或大便黏滞等“中滞”的特点。而舌质淡是脏寒之象, 舌苔与舌质往往表现为寒热错杂之象。

第二, 当寻找寒热错杂的证候群。从临床症状的统计结果中可发现, 患者主诉不一, 症状多, 涉及多系统, 除了舌象寒热错杂外, 常见的临床症状既有疲劳、多梦、失眠、头晕、口干等热象, 也有大便黏滞、溏泻、四逆、怕冷、下肢冷、凉食后腹部不适等寒凉症状, 结合舌脉, 往往寒热错杂, 难以分辨。

更应关注脏寒的体质状态, 患者肚子受凉、凉食后不一定会腹泻, 往往以凉食后腹部不适或腹胀为主要表现, 俗称“胀肚子”, 其胃口多为正常;也不一定会出现四肢逆冷症状, 有的可能仅为“下肢冷、手热脚冷、上身热下身冷”等表现。

第三, 要具备“一元论”的思维。温脾丸方证表现为上热中滞下寒的证候群, 因为中焦阻滞, 影响脾升胃降, 升降失常, 则上焦之火不降, 下焦之水不升, 水火不济, 则呈上热下寒表现。在临证中, 往往寒热虚实错杂, 各种兼夹症状繁多, 如果仅看到热象治以寒凉则会出现很快复发的情况, 如果仅看到寒象治以温热则会出现热象加重的情况。所以在思考病机时必须以“一元论”的思维去理解病情, 以上热中滞下寒的病机来分析症状, 这样才能达到“一方治多病”的效果, 才符合“整体观念”的中医基本思想。

结合乌梅丸, 可更进一步理解温脾丸应用的基本架构和思路。温脾丸证是上热中滞下寒, 而乌梅丸证的病机是上热中虚下寒。二方最基本的体质状态是“脏寒”, 都表现为上热下寒或寒热错杂。二者不同点在于中焦, 前者是中滞, 后者为中虚。乌梅丸证的中虚, 是为脾阳不足, 脾主四肢功能下降, 阴阳气不相顺接, 则见厥逆;脾气不升, 则下陷而为利。温脾丸证的特点也是上热下寒, 但不仅仅是乌梅丸的中虚, 而是中焦的湿热或积滞, 虽然“脾气虚”, 但突出是中焦的湿浊化热, 或积滞壅塞化热所导致的状态。

临床上在遇到脾胃系病证、消化科、神经科疾病, 如便秘、失眠症、慢性肠炎等疾病, 虽然临床表现复杂, 以一元论的思维, 只要辨证为上热中滞下寒证时, 均可考虑使用温脾丸加减进行治疗。对于寒热错杂证, 温脾丸堪称为乌梅丸的合理补充。

0 阅读:51
怜晴说健康

怜晴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