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吗?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刚揭晓,瑞典卡罗琳斯卡学院的工作人员就集体陷入了“寻人恐慌”——获奖者之一的弗雷德·拉姆斯迪尔博士,怎么都联系不上了……
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秘书长托马斯·佩尔曼拿着电话打了一遍又一遍,听筒里只有冰冷的忙音。
他后来无奈地说:“我从2016年入职到现在,从来没遇到过这么难联系的获奖者,整个委员会都快急疯了。”
可谁能想到,这边诺奖组委会还在四处打探消息,社交平台上一位中国网友却云淡风轻地“破案”了:“应该就是这两位,当时在落基山脉还跟他们聊了几句。”
原来,拉姆斯迪尔博士早就带着妻子去山里徒步,为了彻底享受“数字排毒”的清净,干脆断了网、关了机,把诺奖的“喜讯”和组委会的焦急都隔绝在了山林之外。
中国网友的“全球街溜子体质”,可不止帮诺奖组委会找过人。
几年前,日本明星菅田将晖和小松菜奈的恋爱传闻传得沸沸扬扬,日本八卦媒体蹲守了好几个月,蹲遍了两人常去的餐厅、公寓和工作室,连一张同框照都没拍到,只能眼睁睁看着传闻真假难辨。
结果,一位去日本旅行的中国网友,随手拍了段街头视频发到网上,配文“看我遇到了谁?”
——视频里,菅田将晖和小松菜奈正休闲地走着,姿态亲昵,这下直接把恋情锤得明明白白!
不止如此,韩国明星玄彬和孙艺珍未公开恋情时,被曝一起去美国旅行,双方经纪公司还一口咬定“只是巧合”…
可中国网友晒出的偶遇照,让两人挽手同框画面藏都藏不住,绯闻瞬间没了辩解的余地。
不光是追明星、遇名人,中国网友的“足迹”更是把世界变成了“熟人圈”。
之前有人去冰岛旅行,在塞里雅兰瀑布前纠结了半天——想走近看瀑布,又怕被溅湿衣服,正拿不定主意时,身后突然传来一句熟悉的中文:“来都来了,怕啥呀!”一句话瞬间让他没了顾虑,跟着老乡一起冲进了雨雾里。
国庆假期时,这种“走到哪儿都能遇老乡”的场景更夸张。
有人去非洲大草原,本以为能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自由驰骋,结果刚开出去没多久就遇上了堵车,一眼望过去全是中国游客的车。
网友忍不住调侃:“连非洲草原都逃不过国庆堵车的魔咒,这大概就是中国人的‘假期气场’吧。”
亚美尼亚口岸仅有的中国字
还有人觉得北欧地广人稀,特意跑去瑞士玩卡丁车,想在山里享受一把“速度与激情”。
可到了地方才发现,卡丁车赛道前早就排起了长队,一问才知道,玩一次要等3个小时。
有人硬生生排到天黑,下山时冻得感冒发烧,却笑着说:“排队时跟前后老乡唠嗑,聊得太投入,都忘了冷了,就是可惜没玩上。”
更有意思的是,有时候堵车堵的不是车,是一群慢悠悠过马路的牛,大家也不着急,就坐在车里看着牛群,顺便跟旁边车的老乡拉家常。
最让人惊喜的是,哪怕在最偏僻、最意想不到的地方,也能看到中国元素的痕迹。
有人去埃及撒哈拉沙漠深处的贝都因人部落,那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族人靠游牧为生,连厕所都是用几块石头随便搭的。
可走进厕所一看,墙上居然用中文写着“男”“女”,简单两个字,却让人瞬间觉得亲切又贴心。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街头,“春秋旅游”“魅丽女装”的招牌更是让人恍惚——明明是在欧洲,却像走在国内的商业街;
迪拜的沙漠里,飘着一块写着“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迪拜”的牌子;
莫桑比克马普托的墙上,有人涂了“我在马普托很想你”的涂鸦。
这些带着中国浪漫的痕迹,总能在陌生的地方猝不及防勾起人的乡愁。
甚至在极端环境里,也能遇到“闯世界”的中国人。
博主半只狐狸曾分享过一个故事:他之前在亚马逊丛林执行任务,那里环境恶劣,盗贼横行,连物资都很难买到。
可就在这样的地方,他居然遇到了一个卖物资的福建小哥。
小哥看他是中国人,特意以50欧元的“友情价”卖给他一碗泡面,还跟他聊了半天家乡事,让他在凶险的丛林里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美国的惠蒂尔小镇被称为“最孤独的小镇”,一年里有6个月刮风、6个月暴雪,全镇连人带狗加起来都不到300人,整个小镇只有一栋公寓楼。
可《侣行》纪录片的夫妻去探险时发现,小镇里最大的餐厅,居然是一对中国夫妻开的。如今,他们的儿子也来到小镇帮忙,把中国菜的味道带到了这个偏远的地方,让每个来这里的中国人,都能吃到一口“家的味道”。
有人说,中国人就像地球Online游戏里的“最强NPC”——在日本的寿司店,8个客人里7个是中国人,连服务员都是东北老乡,只剩日本厨师在旁边内心OS:“妈妈,我在本土出了国。”
在泰国的偏远小岛,有人在破破烂烂的卫生间门口不小心撞到人,脱口而出“对不起”,对方立马回了句“没关系”,转头一看,两人都是中国人,瞬间从“陌生人”变成了“他乡故知”。
或许,这种“无处不在”的偶遇,就是中国人的浪漫——无论走多远,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总能遇到老乡、看到熟悉的元素,让“天涯”变成“比邻”。毕竟,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热闹,就有温暖,就有家的感觉。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