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早,上海农村地区冬季流行穿蚌壳棉鞋。这类棉鞋,因其鞋头形似蚌壳,故有此称。
老款蚌壳棉鞋,笔者未找到,只翻到奶奶十多年前制作的相似款老棉鞋,供参考。
图中这双蚌壳棉鞋,与老款的蚌壳棉鞋,所用材料不同。这双鞋面是灯芯绒材质,鞋底是白色泡沫,鞋里加了海绵。这种现代版蚌壳棉鞋穿起来轻便,但易打滑。
老式蚌壳棉鞋,其鞋面颜色与图中这双鞋相似,但那时的蚌壳棉鞋,需纳千层底,再搭配裁剪好的鞋面制鞋,鞋里则多用棉花填充。
在老式蚌壳棉鞋之后,流行的是图中这种格子尼、骆驼绒的系带棉鞋。这双棉鞋,鞋底原是千层布底,后因鞋底破损,故在村口修鞋铺找鞋匠师傅在鞋底敲了四块皮底。
那时候的人们都普遍“做人家”,物品坏了舍不得扔,缝缝补补又能使用三五年。
如今人们已很少穿老式棉鞋,那些会缝制蚌壳棉鞋的人们也已老去。
每逢回村过年时,家人偶尔也会从柜中取出旧时手工制作的老棉鞋。厚实暖和的旧鞋重新穿脚上,那些被针脚细密缝制的温暖时光仿佛不曾流逝。

/原创 勿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