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摇一摇”,摇来一场死亡约会
2023年2月,西安已婚的张女士同张先生靠“摇一摇”成为好友。两周里有两次碰面,两次都直切要点。3月3日晚间,二人把约会场所提档——一辆停在偏僻马路边的小轿车后排。
激情刚过,张先生突然捂住胸口,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张女士顿时慌了神,用了40分钟的“土办法”施救却始终不见效果,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没了呼吸。
接下来她没去拨打120,反倒把男人的手机拔掉,关上车门、锁好车子,然后消失不见。
九天“神秘失踪”,尸体于密闭车厢内缓缓腐坏。
直至3月12日,民警方在铂力特东门附近寻得那辆满是灰尘的轿车。车门一打开,便是扑鼻恶臭——张先生已然呈现巨人观之态。法医最终给出结论: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发作致死。
关键细节:要是早两个小时送去医治,存活的几率那可是相当高。
家属索偿48万,法院判:偷情并非违法之事,然而见死不救得赔钱!
一审法官硬核说理,密闭的车内空间相当于临时的“救助控制区域”,在场的唯一人员需承担相应的保障责任;
②拿手机跑路=扩大死亡风险,构成侵权,
③死者自身有重病还搞偷情,自行承担85%的责任;张女士抛弃救助义务,承担15%。
二审仅对丧葬费的计算方式作出修正,最终赔偿金额确定为13.81188万元。
判决背后,三条警钟敲碎三观。
道德范畴里:婚内有不正当关系且面对他人遇险见死不救,社交上丢脸比经济赔偿更叫人难受。
法律范畴里:并非夫妻关系者也存在“临时救助之责”,谁把控着现场,谁便成了“首要担当者”。
医学领域里,心脏病患者可别将车震当作运动。刺激状况下再加上缺氧,竟然就成了猝死的加速器。
网友热评炸锅
@柠檬不萌:手机真的比人的性命还重要吗花13万买东西,难道就不会一辈子心里不踏实吗?这样真的划算吗?
@法律人老王:判决成了教科书那般的案例往后“约”之前得先互相查看健康证
@白衣天使:要晓得,黄金4分钟可是得摆在首位,拨打120可没什么可丢人的
欲望可以“摇一摇”,生命没有“撤回键”,
别让一次偷欢,变成两个家庭的永夜。
声明:本文内容90%是基于自己原创。少量素材借助其他软件辅助。内容全部认真复核,文章主旨在于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