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关陇集团”贯穿西魏、北周、隋、唐,这个集团是如何诞生的?

“关陇集团”贯穿西魏、北周、隋、唐,这个集团是如何诞生的......引言:“关陇集团”这个词语是中国部分史学家提出的一个

“关陇集团”贯穿西魏、北周、隋、唐,这个集团是如何诞生的......

引言:

“关陇集团”这个词语是中国部分史学家提出的一个说法,将北魏时籍贯在陕西关中、甘肃六盘山(陇山)周边的军阀势力称呼为"关陇集团"。当时的北魏,为了保障首都平城(山西大同东北)安全,在河北北部还有内蒙古南部区域接连建立了六个军镇,称呼为六镇,著名的武川镇就是其中一个!

初期的军镇将士们多为北魏鲜卑贵族还有少许汉族豪强,后来汉族豪强渐渐崛起成了军镇主体,后续这些军镇,在时光流逝中,历经各种征战,民族融合,互相通婚,在西魏时,施行完善的府兵制后,出现了著名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

在西魏军政合一的政治体系下,八柱国、十二大将军纷纷出将入相,成了国家领导核心,这二十个声名显赫的大家族就此走上权力巅峰。

以至于,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的帝王,都出自这20大显赫家族之中,这就是“关陇集团”。

公元398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有感于首都平城(山西大同)经常受到游民势力柔然的攻击,就在首都平城以北建立了不少军镇,作为首都的屏障,保护核心区域安全。

这些军镇当时的核心将士,大部分都是先辈贵族和汉人豪强,基于武力加持在当年都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他们驻守边疆,让北魏核心区稳如泰山。

可公元471年发生的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却让曾经地位很高的军镇将士们地位一落千丈。

首先,首都迁移了,从平城(山西大同)迁移到洛阳,意味着北魏政治中心的南移,离政治中心越远,享受到的政治利益当然会越少。

其次:是北魏统治者对于军镇将领的渐渐疏远,经过激进的汉化改革之后,北魏统治阶级深受汉文化影响,开始专注于文治对武力之事很不上心。

最后:居于统治核心的北魏鲜卑族高层,渐渐腐化堕落,他们走向腐化和堕落,还有向往文治的生活,让原本忠勇爱国的六镇军阀在统治阶级心中成了隐患和顽疾,甚至将他们当做固守传统不知进取的蛮夷之辈。

这三重因素,让经过汉化改革之后的北魏军镇,在北魏统治阶级那里很不受待见。

不受待见咋办?对于拥有武力的人而言,办法很简单,造反呗。

公元524年3月,北魏六镇中的沃野镇爆发兵变,沃野镇当了带头人,当然让其他军镇也跟随而上。短短时间内,北魏六镇全部造反了,兵变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深受威胁的北魏中央政权,有志于平乱,但朝局的混乱让他们几乎无力镇压叛乱。

面对如此窘况,北魏中央政府不得不给予地方豪强实权,通过地方豪强自行招募武装力量的方式,协助中央政府平定叛乱。

这办事风格,很有东汉末年的调调。

当年黄巾之乱,东汉中央政府无力镇压叛乱,于是给地方募兵实权,让地方协助叛乱。办事风格一样,结果当然也是一样!

叛乱虽被镇压,但地方实权派力量却大幅度增加,进而形成了一系列军阀势力。

他们致力于争夺地盘,不受朝廷控制,一时间天下豪杰并起,成群雄逐鹿之势。

这其中最厉害的无疑是有北魏曹操之称的尔朱荣,而他手下的如高欢、宇文泰、侯景这样的人物,也都成了后续的时代风云人物。

尔朱荣成了最强军阀之后,并没有曹操的城府和手腕。

公元528年2月,尔朱荣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策划一系列政治事件,溺死胡太后和幼帝元钊不说,还派兵围杀王公百官两千多人,北魏无数王公贵族因此而死,史称"河阴之变"。

这场事变,彻底改变了北魏统治结构,曾经占据北魏高层的汉化鲜卑贵族还有汉朝世家几乎被消灭殆尽。

杀戮太深无疑是得罪人的事情,公元530年9月,权侵天下的尔朱荣一时疏忽大意,居然被北魏孝庄帝刺杀于皇宫之中。枭雄惨死,让天下失去主心骨,就此陷入内乱中。

权侵天下的尔朱荣暴毙,让天下陷入混乱之中。

曾经尔朱荣麾下的实力派将领高欢成了摘桃子的那个人,他发动兵变,将尔朱荣家族在洛阳的势力连根拔起,成了新的权臣。

听闻尔朱荣一家惨死消息后,尔朱一族在关陇地区的残余势力愤怒了,以尔朱天光为首的他们,发兵洛阳,意图报仇。

一场征战之后,高欢技高一筹,将尔朱天光、尔朱度律、等人全部击败,挫败了尔朱一族的反扑。尔朱一族惨败,让镇守洛阳的贺拔岳也不得不选择臣服高欢,并响应高欢诛杀尔朱一族。

两人联手打击之下,曾经最强的尔朱一族成了过去式。

随后,高欢顺势罢黜尔朱一族拥立的节闵帝元恭,改立平阳王元修为帝。

这元修就是北魏孝武帝,元修虽然是被拥立起来的傀儡,但内心深处依旧不愿做傀儡,深知高欢秉性的他,决议提拔关陇区域的老大贺拔岳为关中大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