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人希望把生活写成完美的句子,逻辑严密,没有涂改。可世界偏偏喜欢在我们最笃定的时候,加上几个意料之外的标点。
小时候写作文,我们常被要求“立意明确、结构完整”。可你看,那些真正动人的故事,从来不按提纲行走。有的人半途换行,有的人删掉了主角,有的人,干脆撕掉第一页,重新来过。
朋友林舟前几年开了家民宿。设计稿做了十几版,木头、石板、灯光都改过。开业那天,他站在门口说:“其实没有哪一版是最好的,只是最后一版,刚好是现在能做的。”那一刻我才明白,“完成”只是暂时的停靠点,而不是目的地。
在生活里,我们都在和“未完成”共处。你改了十遍简历、删了三次朋友圈、犹豫着要不要回复那条消息。那些不完美的瞬间,其实都是你在修正自己。
世界的逻辑,并不是由成功定义的。它更像是一篇开放的文稿,每个人都在里面打草稿、换措辞、删冗余。有人写得快,有人写得慢。可无论你走到哪一步,字迹都算数。
就像画家雷诺阿在风湿最严重的日子,仍坚持握着画笔。有人问他:“疼吗?”他说:“是的,但我还没画完。”那句“我还没画完”,不是倔强,而是一种对未完成状态的温柔。
我们以为完美是目标,其实不完美才是人性的底色。不稳定让生命有波澜,犹豫让选择更真诚。那些不断修改的日子,是时间在告诉我们:人生不是一份答卷,而是一场持续的编辑。
当我们不再害怕删改,也就开始真正地生活。因为你明白,哪怕现在这一行写得笨拙,下一页也还有机会。故事之所以动人,不是因为它被写完,而是因为它还在继续。

未完成页|故事还在被修改。世界没有完成稿,我们每个人都是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