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惊喜地在吉美博物馆的亚洲传统医药展上见到了敦煌所出《陶公传授仪》(P2559)残卷,这件八世纪写经对道教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据日本学者大渊忍尔研究,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的P2559与英藏残卷应出自同一抄本,并按残存文本推测该卷与陶弘景五法传授仪相关。南朝学者陶弘景对道教有着深入研究。他所整理编纂的道书多有存世,但其编制的五法传授仪具体内容却已失传,仅可从唐代张万福的记载中瞥见一二。敦煌残卷的现世为其复原提供了依据。大渊忍尔推测完整内容应有《授受六甲符法》、《授受西岳禁山符法》、《授受五岳真形图法》、《授受三皇文法》和《授受灵宝五符法》五部分,法藏残卷应为第三和第四部分。我国学者王卡后又于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品中发现一残片,并与法藏和英藏部分进行连缀校录,得出了更为全面的解读。从《陶公传授仪》的复原过程也可以看出伯希和和斯坦因对藏经洞文书的劫掠致使珍宝四散各国,对进一步研究造成了困难。
(P2559的高清图可以在法图网站和IDP找到,但现场见到千年前的墨迹感觉肯定与电子版不同,来巴黎的话值得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