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张志毅,被称为“炮兵鼻祖”,儿子更是高居正国级 炮弹可以说是如今现代化作战中不可缺少的武器了,但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的炮兵水平还是相当地薄弱,而这时一个人的出现却改变了这种情况。他便是被称为我军“炮兵鼻祖”的张志毅。那么张志毅为何会被予以如此之高的称赞,他究竟为我党做了哪些贡献呢? 1912年,张志毅在辽宁的一个小村庄中出生,此时的中国饱受列强的欺凌与压迫,整个社会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的张志毅从小便树立起了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他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来改变那时中国的现状。于是在张志毅的努力与家人的支持下,十四岁的他便凭借着出色的表现考入了东北陆军讲武堂,在那里他主修炮兵科,而这也成为了他后来一生都为之奋斗的事业。 张志毅从讲武堂毕业后便加入了军队,此时中国大地上的战火已经越烧越烈,外来侵略者的挑衅与侵犯不断刺激着国人的神经,也让张志毅更加坚定了抗日救国的决心。但往往很多事情都是事与愿违的,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本以为能大展宏图的张志毅却因为一纸撤退的命令而无奈打道回府,此时一腔热血无处安放的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了共产党的思想与理念并被其深深打动。1938年,因忍受不了国民党内部严重的官员贪腐问题,张志毅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张志毅的到来受到了党和全军的热烈欢迎,因为像张志毅这样先进的炮兵人才,当时的八路军内部是十分稀缺的。于是在到达延安后不久,张志毅便被安排到了抗日军政大学进行学习。在抗大学习的日子张志毅也没有丝毫的松懈,在后来的战斗中他用实际行动向大家证明了自己的能力。 1940年,从抗大毕业的张志毅担任起了晋察冀军区的炮兵营长,他率领着这支炮兵部队参加了多场艰险的战役,为战斗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不仅如此,张志毅还善于将丰富的实践知识转化为理论,翻译编写出了好几本供将士们学习的炮兵操典。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与朝鲜战争中,张志毅也是大放异彩,他带领着炮兵部队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立下了赫赫战功。新中国成立后,张志毅又负责起了炮兵部队的组建与训练,为新中国训练出了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炮兵战士。 张志毅对我国炮兵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也因此被授予了少将军衔。回顾张志毅的一生就会发现,他将所有的青春与热血都奉献给了保家卫国与炮兵事业,他是名副其实的英雄,更是当之无愧的“炮兵鼻祖”。
开国少将张志毅,被称为“炮兵鼻祖”,儿子更是高居正国级 炮弹可以说是如今现代化作
宛丝看国际
2023-04-24 16:25:30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