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辽宁舰回港携带的海鲜为何不直接食用?背后是科学考量

每次辽宁舰这艘国之重器回港,船底都会带回几十吨密密麻麻的"海鲜",看起来像贝类,实际上是藤壶。按理说既然是海鲜,给战士们

每次辽宁舰这艘国之重器回港,船底都会带回几十吨密密麻麻的"海鲜",看起来像贝类,实际上是藤壶。

按理说既然是海鲜,给战士们改善伙食不是挺好吗?可现实是,这些东西最后全被拉去销毁了,一口都不让吃。这到底是为什么?

海洋里最顽固的"钉子户"

藤壶这东西,说起来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但它绝对是海洋里最顽固的"钉子户"。它们属于无柄蔓足类动物,虽然看着像石头,实际上是活生生的生物。这家伙最要命的本事就是粘得牢,分泌出来的胶质粘合力强得吓人,一旦选定了地方就死活不走。

它们的繁殖能力也相当惊人。交配后,藤壶会把受精卵喷到海里,跟着洋流到处漂,一旦找到合适的落脚点就开始疯狂繁殖。问题是它们不挑地方,礁石行,海龟背上行,鲸鱼身上也行,就连航母的钢铁船底对它们来说都是风水宝地。

更糟糕的是,藤壶一旦附着就是终身的。它们会越长越多,越来越厚,被它们缠上的海龟经常因为背负过重游不动而饿死,鲸鱼也会因为浑身发痒去撞礁石,最后弄得遍体鳞伤。2017年在中国海域就发现过一只被藤壶完全覆盖的海龟,清理时那场面相当惨烈。

藤壶的适应能力也强得离谱,不管是热带还是寒带海域,只要有浮游生物当食物,就能活得好好的。这种强悍的生存能力,让它们几乎遍布全球各大海域,成了船舶最头疼的敌人。

钢铁巨舰面临的"慢性毒药"

你可能会想,航母是钢铁造的,总不至于像海龟一样被拖垮吧?事实上,藤壶对航母的威胁一点不比对海洋生物的小。

藤壶分泌的胶质不光粘得牢,还带有腐蚀性,能慢慢破坏船底的防锈漆。船底那层漆可是专门用来防海水腐蚀的保护层,一旦被破坏,钢板就直接暴露在海水里,腐蚀速度会急剧加快。

时间长了,钢板变薄,甚至可能出现裂纹,大大缩短航母的服役年限。而且藤壶死后脱落时,还会带着一块船底的漆或钢板一起下来,造成二次伤害。维修起来既费钱又费时,一次大修动辄几个月,成本高达数亿元。

对航母战斗力的影响更是直接,船底附着的藤壶能让航母航速降低,这在实战中可能就是生死的差距。另外,航母上的声纳等精密设备要是被藤壶糊住,探测范围和精度都会大幅下降。甚至藤壶的附着还可能改变船体的雷达信号特征,增加被敌方发现的风险。

历史上因为藤壶误事的例子还真不少。上世纪初的日俄战争中,沙俄海军舰队本来实力不弱,却因为船底粘了太多藤壶,航速大减,硬是错过了最佳战机,被日本海军打了个措手不及。

看似美味实则"毒罐子"

既然藤壶确实是可以吃的海鲜,日本人还用它熬味增汤,为什么航母上清理下来的就不能给战士们加餐呢?

答案很简单:太危险了。

航母船底的防锈漆含有大量有毒成分,比如甲醛和重金属。藤壶长时间附着在上面,有毒物质早已渗透进去。吃下去不但不能改善伙食,反而是在投毒。这些重金属在人体内会慢慢累积,轻则伤肝肾,重则可能致癌,根本不值得冒这个风险。

并且,航母跑遍各个海域,很多地方的海水都被工业废料、生活污水甚至核污水污染了。藤壶以浮游生物为食,这些污染物也会在它们体内富集。特别是2011年福岛核事故后,日本近海的藤壶就被检测出了放射性物质。谁敢拿这种东西当食材?

再说实际操作,总不能让战士们在航行中跳下水去抠船底的藤壶,那太危险了。就算是回港维修时刮下来的,处理起来也相当麻烦。这些藤壶混着防锈漆的碎片,还可能有各种海洋细菌,光是清洗分拣就得花大量人力物力。

最后,现代海军的后勤补给体系相当完善,新鲜食材从来不缺,根本犯不着冒这个险。航母上每次清理下来的藤壶动辄几十吨,要是真当食材处理,光运输和检测成本就是个天文数字,完全得不偿失。

与顽固对手的持久较量

为了对付藤壶这个麻烦,各国海军可没少花心思。早期英国人用铜造船体,利用铜表面形成的有毒薄膜来驱赶藤壶。现在更常用的办法是在船底刷含有毒素的特殊涂料,能杀死想要附着的藤壶。

不过这些防污涂料会慢慢磨损,效果保持不了太久,所以航母还得定期回港维修,把船底的藤壶清理干净,再重新刷漆。辽宁舰每次维修,光清理藤壶就要几十名工人上阵,用高压水枪和特制刮刀一点点刮,整个过程得持续一周左右。

美国人甚至专门开发了清理机器人,用物理方式剥离藤壶,再配合更先进的涂层技术,效果比人工清理要好一些。这些机器人能在水下作业,减少了人工风险,但成本也相当昂贵,一台设备就要几百万美元。

不光是军舰,民用船只也深受其害。2023年,澳大利亚一艘名叫"维京猎户号"的货船,就因为船底藤壶太多,港口吃水线都看不清了,愣是进不了港,最后花了一周时间才清理干净。

清理下来的藤壶当然不能随便处理。如果直接扔到近海,这些外来的藤壶可能会在当地海域疯狂繁殖,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本地渔业。所以大部分都是集中焚烧或填埋,少部分会送去做工业原料,比如提炼钙粉。

有人发现贻贝、海星能啃开藤壶的硬壳,算是它们的天敌,这些发现说不定以后能派上用场。甚至有研究表明,淡水环境能让藤壶迅速死亡,这为未来的防治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看起来,人类和藤壶的较量还会继续下去。但不管怎么说,把清理下来的藤壶全部销毁,绝不是什么浪费,而是为了让这些钢铁巨舰始终保持最佳状态。

因为在海洋这个战场上,细节往往决定成败,而每一只被清理掉的藤壶,都是对国防安全最好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