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只被随意堆放的死猪,揭开了一个令人不安的食品安全黑洞。
10月27日,广东罗定市农业农村局通报,位于素龙街道的罗定市粤光肉联食品有限公司因涉嫌非法处置死猪,被群众举报。目前,7名涉案人员已被控制,企业全面停工停产。这一事件迅速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的强烈担忧:这些死猪肉是否已经流向市场?谁来为我们的餐桌安全把关?
随着调查深入,天眼查App披露的企业信息,让这起事件显得更加诡异和沉重。
这家涉事公司成立于2020年1月,法定代表人为邓雪连,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由杨大光全资持股。然而,最令人震惊的是其2024年度的企业年报信息:全年仅1人参保。
一家从事肉制品加工、理应有屠宰、分割、质检、销售等多道工序的食品公司,正常运营下至少需要数十名员工。而“仅1人参保”的数据,与一个合法合规的生产型企业形象严重不符。这背后可能意味着什么?是公司早已名存实亡、挂羊头卖狗肉?还是以极低的成本进行隐蔽的非法作业,逃避监管?
“仅1人参保”不仅是一个数字,更是企业经营异常的强烈信号。它暗示着这家公司可能长期处于非正规、非透明的运营状态,社保、税务、劳动保障等环节都可能存在严重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食品安全的防线又怎能不岌岌可危?
此次事件中,是群众的举报阻止了更严重的后果,这既是对监管的提醒,也暴露了监管的盲区。为何一个涉嫌非法处置死猪的企业能存在多年?为何其异常的用工数据未能触发预警?
食品安全无小事,一头死猪的背后,可能是一个漏洞百出的监管链条和一个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企业。对于罗定市粤光肉联公司,公众需要的不仅是7人被控制的结果,更需要一个彻查:它的资金流向如何?它的产品销往何处?它的“一人参保”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真相?
唯有如此,才能真正让违法者付出代价,让失职者受到问责,也让千千万万普通家庭的餐桌上,少一些提心吊胆,多一份安心踏实。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