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中华儿女是一家亲,所以有一些定居在海外的同胞,他们的称呼也都带着一个“华”字,比如说这三个:华人、华裔、华侨。这三个词的区别,不知道屏幕前的你能分清吗? 说到中国的别称,一定少不了这个“华”字。 早在春秋时期,左丘明就在《左传》里面写过:“裔不谋夏,夷不乱华。” 汉朝时期的扬雄又说过:“中于天地者为中国。”所以从这片土地走出来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儿女。 那么今天这三个词,说的都是走出去的中华儿女。 我们先看一下“华人”,它指的是那些一开始是中国籍,但是后来去了外国,并且加入了其他国籍的人。加入了这个国家以后,他的称呼就变成了“某籍华人”。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华人这个词是可以有多方面解释的,狭义的华人就是指加入了外国籍的中国人,但是广义的华人却可以泛指全部的中国人。 其实海外对于中华儿女还有这么一个称呼,叫“唐人”,这是因为历史上万国来朝的大唐盛世,就是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最耀眼的符号。 所以唐人这个称呼要和华人区分开,就在于它是外国人对我们的一个统称。 华人定居国外以后,基本上免不了生儿育女,像这种华人后代,就是“华裔”了。 我们看“裔”这个字,上半部分是衣服的衣,它的原意也和“衣”有关,也就是衣服的边缘,后来就被引申出了子孙后代的意思。 华裔的身体里是有中国人的血统,但是和华人之间的区别就在于,华裔一生下来就属于外国籍。 那我们要说的最后一个,华侨,它和华人啊华裔啊,都不一样。 哪里不一样呢?其实我们从这个“侨”字就可以看出来了。 它的本义其实是踩着高跷的人,后来也就有了去他乡拼搏奋斗的意思,就如同人借着高跷,越攀越高。 但是说到底,在他乡只是暂时的,所以叫做“侨居”,也就是客居他乡。 这就可以看出来了,华侨指的是在外国工作、生活,但是依然属于中国籍的人,这也是华侨和前两类人最根本的区别。 其实不管国籍如何,既然称呼里带着一个“华”字,那就是一个人身上最鲜明的符号。 如果你独自在异国,遇到一个同样黄皮肤、黑头发、说着中国话的人,相信你一定会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和归属感,这就是中华血脉的力量。
都说中华儿女是一家亲,所以有一些定居在海外的同胞,他们的称呼也都带着一个“华”字
迎丝聊历史
2023-03-15 19:08:21
0
阅读:14
明天
那些反华的都是华裔
用户12xxx83
估计我是没机会在外国看到一个华人模样的人就就激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