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虏国军一师长,毛主席写诗祝贺,周恩来主张放人。 毛主席写过一副对联,上联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下联是“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1930年12月,这副对联挂在红军反围剿誓师大会的会场上。 这副对联,是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的精髓所在。在今后的长期革命战争中,在这种作战思想的指导下,一次一次地歼灭,打击敌人。 这个作战思想听起来似乎也不太复杂,偏偏蒋介石怎么也学不会,并且一次次犯同样的错误,吃同样的亏。 1930年12月,国民党军十八师师长张辉瓒指挥部队向中央苏区进攻,企图一举歼灭红军主力,他们日夜兼程,在苏区四处乱扑,却一头扎进了红军的包围圈。18师被歼灭,张辉瓒被活捉。 闻听前方捷报,毛主席在马背上吟诗祝贺:“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 治军先治校,毛主席一直想办一个正规的红军学校,他认为:张辉瓒是现成的教员。 毛主席主张不杀,他说:“诸葛亮擒孟获,敢七擒七纵,我们为什么连两擒两纵也不行呢?我看不能一擒就杀!” 张辉瓒说:只要免他一死,让他干什么都行! 当时担任中央军事部部长的周恩来,是中共中央的主要主持者。周恩来派出代表与国民党方面谈判,并写信给朱德,提出准备释放张辉瓒。 张辉瓒民愤太大!他对红军和革命群众非常残忍,人称“张屠夫”。革命群众对他恨之入骨。 由于当时通讯不便,派到中央苏区送信的通讯员赶到时,张辉瓒已经被杀了。在公审大会上,愤怒的赤卫队员和群众把张辉瓒拖到会场不远处的田头,当众处决了。 从对敌斗争的策略上来说,这是不理智的行为,后来,总结经验,不断加强人民军队建设,“不虐待俘虏”、“缴枪不杀”等成为我军的制度。
俘虏国军一师长,毛主席写诗祝贺,周恩来主张放人。 毛主席写过一副对联,上联是:
卓子看历史
2023-02-24 00:27:19
3
阅读: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