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拉夫罗夫失踪20多天,一出面就谈中俄关系:俄不会做中国的仆从

75岁的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消失”二十多天后终于重回公众视野。西方媒体疯狂猜测其“已被边缘化”,然而拉夫罗夫一出

75岁的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消失”二十多天后终于重回公众视野。西方媒体疯狂猜测其“已被边缘化”,然而拉夫罗夫一出面,就给西方送上一记重击,重点谈论了中俄关系。

据俄罗斯外交部网站11月13日报道,拉夫罗夫表示,目前俄中关系并不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联盟”,而是一种更加高效且先进的互动模式。

在拉夫罗夫看来,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合作,跟冷战时期的做法非常不一样,因为俄罗斯和中国没有建立任何集团,也不针对任何第三国。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中俄关系中也没有所谓的“领导者”和“追随者”之分。

需要指出的是,拉夫罗夫作为一个历经了冷战时期的老政客,自然忘不了当年前苏联是怎样对待合作者的。

在当时,前苏联以力量为尊,要求各个国家追随前苏联的脚步,甚至出让部分主权权利,做前苏联的“仆从”。

如今,俄罗斯尽管继承了前苏联的大部分家产,但实力一直没能重回到历史的巅峰时刻,一步步被中国拉开了差距。

在这样的局面下,虽然中国从没有提出要俄罗斯“做中国的追随者”,但很多俄罗斯政客会不自觉地往这个方向去想,害怕俄罗斯成为了哪一方的“仆从”。

拉夫罗夫的此番表态很明确,即便俄罗斯现在陷入了困境,但俄罗斯依旧是一个和中国对等的大国。

拉夫罗夫还提到,这符合多极世界秩序出现的自然逻辑:国家之间彼此合作、尊重对方的利益,并基于各自的竞争优势和国情进行合理的分工。

需要指出的是,拉夫罗夫在消失的这段时间,还做了一件大事。

这场风波始于10月末。当时,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报道宣称,由于拉夫罗夫在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通话中态度“不可调和”,导致筹划中的俄美元首“布达佩斯峰会”被临时取消。

英国《金融时报》绘声绘色地描述,是鲁比奥向特朗普报告“俄方毫无谈判意愿”,才使得特朗普对“他们的立场并不满意”,俄总统普京因此“疏远了拉夫罗夫”。

11月5日,普京总统与联邦安全会议常务成员举行一场重要会议,拉夫罗夫是唯一缺席的常务委员。

英国《卫报》立刻捕捉到这一不寻常信号,火上浇油地称拉夫罗夫同时未被列入G20峰会俄方代表团名单,“由一名资历更浅的官员代替”。

但事实上,拉夫罗夫消失不见,是因为他已经感到了欧洲局势很不对劲。拉夫罗夫不止一次警告,北约集团在策划对俄罗斯的战争。

如今,塞尔维亚总理武契奇更是表示,欧洲与俄罗斯开战的可能性越来越高。为了给这种最坏的局面做准备,拉夫罗夫需要做大量的外交工作,只能缺席一些重要场合和会议。

面对空前严峻的局势,拉夫罗夫对俄中关系的定位,也是一种期盼。俄罗斯如今能指望上的国家,除了朝鲜、白俄罗斯这些铁杆盟友之外,就几乎只剩下中国。

只有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俄罗斯才有底气应对美欧国家的全方位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