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阶段,也是贵州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位于贵州西部的六盘水~昭通高铁和六盘水~盘州高铁,如今正努力以“打捆合并”的方式争取纳入国家“十五五”铁路规划。
这两条高铁线路不仅是贵州省“市市通高铁”战略的重要补充,更是打通乌蒙山区交通脉络、连接渝昆高铁与沪昆高铁干线的关键工程。
二、战略布局从地理位置看,六盘水至昭通高铁大部分线路在贵州省内,起于六盘水铁路枢纽,经毕节市威宁县,进入云南省昭通市,接入渝昆高铁昭通东站,全长约138.8公里,拟设6座车站。
与之形成互补的是六盘水至盘州高铁,该线路向南经盘州市区,接入沪昆高铁盘州站。两条高铁一北一南,恰好连接了渝昆与沪昆两大高铁干线。
对贵州而言,这两条高铁的建设将解决安顺至六盘水铁路的“断头路”问题,填补沪昆高铁与渝昆高铁间的路网空白,最终形成云贵川三省互联互通的高铁通道。
这两条高铁的建设,将解决安顺至六盘水铁路的“断头路”问题,激活区域铁路网效能。
三、项目历程六盘水至昭通高铁的规划由来已久。2017年,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就已编制完成,并与当时在建的盘州至兴义高铁项目可研报告同步审查,原计划在“十三五”时期开工。
2020年,沿线省份确定将这两个项目合并研究,开展整体方案设计。贵州省还委托设计院进行了合并后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工作,并完成了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
2022年,《六盘水铁路枢纽总体规划(2022—2035年)》获批,该规划明确了高铁项目的引入线、站场功能等空间布局。然而,国铁集团考虑渝昆高铁在建,无法测算客流密度,暂未将项目纳入“十四五”开工计划。
四、推进策略面对现实困境,贵州省创新性地采取了“打捆合并”的推进策略。六盘水市在相关建议答复中提到,“省级层面已明确支持将六威昭铁路申请纳入国家‘十五五’铁路规划”。
同时,省交通运输厅已向省发展改革委提出开展六威昭铁路前期工作申请,目前处于省发展改革委审核阶段。
从规划层级看,六盘水至昭通高铁已作为高铁区域连接线纳入了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而六盘水至盘州高铁则纳入了《贵州省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实施纲要》。
合并申报有助于提升项目的整体竞争力,增加纳入国家“十五五”规划的可能性。
五、现实挑战两条高铁推进面临的首要挑战是造价高且预期客流有限。项目经过的乌蒙山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投资后可能面临运营压力。
安六高铁的“前车之鉴”也增加了决策者的顾虑。2020年建成开通的安六高铁,由于一直是“断头路”,运营上相当“清闲”,无法充分发挥线路价值。
复杂的论证过程流程同样是项目面临的现实挑战。铁路建设项目需要经过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多个阶段,全部流程走完需要相当长时间。
六、未来展望若项目顺利推进,预计将在“十五五”期间开工,建设周期约5年,2035年左右建成。届时,高铁将惠及沿线10个乡镇、15万人口,结束威宁“有高铁过境无站点”的历史。两条高铁的建成将使毕节至昆明的车程缩短至3小时,极大促进乌蒙山区资源开发,助力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
2025年,《毕节市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规划(2025—2028年)》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到要加速推进威宁至昭通高铁项目,优化毕节西部出关通道。
黔贵群山之中,钢铁巨龙正在觉醒。未来规划的铁路网远比眼前景象更为宏大,它将彻底改变乌蒙山区的交通格局,为贵州西部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结语:
尽管面临挑战,但各方推动意愿强烈。这两条铁路的未来建设,将对优化西南地区交通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内陆地区与沿海港口的联动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让我们一起关注铁公基的发展动态,将及时分享给家人们基建信息,做一个正能量的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