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理解] 读完宋史,简单总结一句话,北宋灭亡源于王安石,南宋速亡则因于贾似道。
北宋好比是一个砂锅,这个砂锅不算好,皮很厚,甚至还有点渗水,但是做饭熬汤的味道还是不错的。直到王相公当权执事,作为一个理想主义的直男,他认为这个砂锅不如铁锅好。他不管到底是砂锅做的饭香还是铁锅做的饭香,但是他固执且自信的认为铁锅导热率好、结实耐摔还不漏水;砂锅皮厚,导热效率低,费碳,还有点渗水。于是他想了一套方案,说服皇帝将砂锅换成铁锅。先是在铁锅上打了一个孔,然后在孔内注入铁水,试验了一下自认为还算成功,只要把砂锅全身都打孔注铁水,不就变成铁锅了嘛。便开始大力提拔善于打孔的人,直接一口气打了二三十个孔,结果打孔的人没有章法,各怀私心,乱打一气,最后补不好了,加上皇帝耐心耗尽,反对派弹劾,王相公直接撂挑子不干了。
之后,反对派提议还得用陶土修复,但是过了很久还是没能完全恢复到从前的状态。这时原先跟着王安石打孔的那拨人坐不住了,其实他们并不关心是铁锅还是砂锅,只是因为他们的手艺是打孔,打孔可以让他们专权逞私欲,所以他们集体劝说皇帝继续采用王相公的改锅方案,之前的失败归结为时间不够。于是乎,章憞、蔡京、高俅、秦桧之流,继续打着王安石的旗号肆意打孔,想打哪打哪,想打谁打谁。终于北宋的砂锅发生结构性断裂,锅底掉了,还摔成几瓣。(北宋亡)
此时,江南的士大夫贵族们站出来,说,我们善于锔缸锔碗,可以把砂锅底锔起来。然后世家大族纷纷出钉,还真把锅底锔住了,于是南宋建立了。这个锅底虽然做的饭熬的汤比以前少了许多,但还是勉强够吃的。之后又经历了几代名臣名将和奸臣蠢将的修补敲打,锅底虽然越来越小,但也承受住了北方强邻西夏、辽、金、蒙元扔来的石头,一直维持着做饭熬汤的功能。
直到贾似道贾相公横空出世,当权主政,他主张锅底虽小但是够用,从今往后,要把锅底保护起来,要建一圈石板墙,不允许任何人再来修补,并且还可以阻挡蒙元扔过来的石头。结果贾似道修的墙根基太不稳了,突然一下子就倒了,还把南宋的锅底砸个稀碎。(南宋亡)
假如没有贾似道专权的话,南宋至少可以多存活三十年,运气好的话,能熬到蒙元灭亡也未可知,赵宋便可又熬走一个游牧政权。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