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学生,你是自己的CEO。
大家好,我是许博。
上周,一位32岁的资深设计师来咨询我,想转型为自由职业者。他打开手机,向我展示了他的学习清单:过去一年,他学完了7门线上课程,笔记做了5大本,涵盖了品牌设计、UI动效、甚至还有心理学。
我问他:“那么,有人因为你的作品而主动联系你吗?你的收费标准明确吗?你的理想客户知道你在哪里吗?”
他沉默了。
那一刻,我脑海里瞬间闪现出查理·芒格那句振聋发聩的话:穷人对赚钱最大的误解,就是“不停地学习”。
请注意,芒格和我要抨击的,从来不是学习本身。我们抨击的是,那种以为“学习=赚钱”的线性思维。
许多职场人被困在这个思维茧房里:
报一门又一门的课,仿佛集齐七龙珠就能召唤神龙。
把书本知识背得滚瓜烂熟,却从未在市场上验证过一次。
用“我在学习”的充实感,来麻痹“我没有收入”的焦虑感。
这本质上是一种战略上的懒惰。因为你只需要被动接收,而打造个人IP、赚钱,需要你主动创造、并承受被市场评判的压力。
学习和考证,是成本。而有人为你提供的价值买单,才是收入。
对你而言,你的个人IP,就是你最小的、可验证的商业模式。
02 从“学习者”到“建造者”,你只差一个“MVP”什么是芒格所说的“建造”?
对那位设计师来说,不是再去学第八门课,而是立刻创建一个Behance或站酷主页,发布3个完整的品牌案例。
对一位想靠写作转型的运营来说,不是研究一百种爆款标题技巧,而是马上开通一个公众号或小红书,保持每周2篇的稳定更新。
对一位想做职业规划咨询的HR来说,不是考取又一个证书,而是免费帮5个朋友做深度梳理,并把成功案例做成一份咨询说明书。
这个你创造出来的、可以放在市场上交换价值的东西,就是你的MVP——最小可行产品。
它的核心目的不是完美,而是完成第一次价值闭环: 输出价值 → 获得反馈 → 建立信任 → 赢取回报。
我的核心理念,其实就是芒格思想的延伸:用输出倒逼输入,在市场反馈中迭代成长。
我为你总结了一个 “IP建造者”的黄金时间分配法则,彻底告别“穷忙式学习”:
10%时间用于精准学习: 只学你下一步行动即刻需要的知识。比如,你要写第一篇小红书,就去拆解3篇同领域爆文的结构,而不是学整套《传播学理论》。
60%时间用于创造与发布(建造): 这是你最核心的工作。写文章、录播客、做设计、提供一次咨询服务。把你内在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封装成一个外部可见的“产品”。
30%时间用于互动与迭代: 回复评论、收集用户反馈、分析数据、优化你的服务和产品。这才是最宝贵的学习,它直接来自于你的目标市场。
你会发现,当你切换到“建造者”模式,你的学习会变得极其敏锐和高效,因为你带着真实世界的问题去寻找答案。
04 给你的“72小时破局行动清单”现在,请你放下“等我准备好了再说”的念头。照着这张清单,在72小时内,开启你的第一次“建造”:
1.第1小时:定位你的价值切片
拿出一张纸,写下你能为别人解决的一个具体问题。(例如:帮新手做出高级感的PPT/帮应届生修改简历通过率提升/帮女性管理者找到职场穿搭风格)
2.接下来24小时:打造你的MVP
根据你写下的问题,创造一个最小化的交付物。
可以是一篇教程短文(发布到知乎/小红书)、一套免费的简历模板、一个15分钟的指导音频。
3.48小时内:完成首次市场验证
大胆地将你的MVP发布出去。
告诉你的朋友圈、相关的社群:“我最近在钻研XX领域,免费帮3位朋友解决XX问题,需要深度反馈。”
你的目标不是赚钱,而是赚到第一批反馈和信任。
4.72小时复盘:
回顾整个过程:有人联系你吗?他们问了什么问题?你创造MVP时哪里卡壳了?
把这些答案,变成你下一轮“精准学习”的方向。
记住,自由职业之路,不是考出来的,是干出来的。
最后,让我们再次回味芒格的智慧。他把那些只学习不建造的行为,比喻为 “ Intellectual masturbation ”(精神上的自慰)——除了自我满足,无法创造任何新生命。
而你,从现在开始,要做一个建造者。
建造你的作品,建造你的声誉,建造你的个人IP,最终,建造一个属于你自己的、富足的职业人生。
让我们一起,把“无效学习”的标签,彻底撕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