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后的西安,山脉褪去春日的青涩,披上浓绿的夏装,山间溪流潺潺,云雾缭绕,正是登山的好时节。

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山水盛景,进山,一向是西安人必不可少的度夏活动。在山里,有人逃离都市,对抗看腻了的千篇一律,也有人自在躺平,用短暂松弛对抗日常生活的紧锣密鼓,但是还有人,硬生生把进山玩成了一种新的人生体验。
PART。1
秦岭打开方式再+1
背靠翠华山的西安翻译学院,占尽自然风光的天时地利。当别人还在因为什么时候能进山而纠结日程时,这里的师生已经完全可以做到腿儿着就上山,成为山里的常客。

为进山的人做贡献,也是西安翻译学院师生的日常——在近期结束的翠华山登山挑战赛中,作为协办方,西译学子们承担了不少工作,从秩序维护到安全指引,再到物资保障,用专业与热情为赛事保驾护航。
他们各司其职,在不同岗位上发挥着关键作用。登山入口处,他们耐心地为游客寄存物品,解答疑问。在登山线路的各节点处,他们为过往的登山者说明安全事项,协助维护现场秩序,确保登山活动安全有序地开展。
今年翠华山登山挑战赛的圆满落幕,标志着西译学子连续五年以专业服务护航赛事。这群青年志愿者如同山间的清泉,以无声却不可或缺的力量,浸润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一次比赛的落幕,并不意味着志愿工作的告一段落。日常中,西译的志愿团也要为秦岭的环境保护出一份力——别看捡垃圾这个动作简单,但是要持续做下去,没点耐心是不行的。不光自己捡,志愿团还将环境保护的理念身体力行传递了下去。
今年三月份,西安翻译学院青年志愿者联合太乙宫街道办事处,组织开展了一次主题公益活动,带上了小学生志愿者捡拾垃圾,还顺便进行了科普宣讲。

从街道主干道,到背街小巷,再到公园区域,不光清洁了各种纸屑、烟蒂和塑料制品,也在此过程中同步讲解了垃圾分类原则和资源回收的相关知识,将环保意识从校园延伸至家庭与社会。
以实践唤醒山河敬畏,秦岭从此不再只是休闲打卡的背景板,而是实实在在打开另一种生活的地标。有社会责任感的西译学子,似乎永远都在闪闪发光。

不仅是秦岭,西译学子的专业能力也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得以展现。
PART。2
用专业知识重新丈量世界
在志愿活动中展现专业风采,是真正能体现“知行合一”的时刻。今年4月份举办的兰花博览会中,同样能看到西译志愿团队的身影。

在兰博会筹备与举办期间,西安翻译学院校志愿者团队活跃在会场的各个角落。从展厅入口处的引导服务,到展区内细致入微的讲解工作,志愿者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兰花爱好者和游客提供着周到、贴心的服务。
在各个展馆,志愿者们为游客详细介绍兰花的品种、特性和文化内涵,让游客在欣赏兰花之美的同时,深入了解兰花背后的深厚文化底蕴。

*西译执行董事、校长崔智林与在校俄罗斯留学生及志愿者交流
值得一提的是,志愿者团队中还有俄罗斯留学生的身影。他们凭借出色的外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成为文化交流的使者。

而在国际赛事的大场合,西译的志愿者团队同样能够从容应对,展现出东道主风采。去年2月,2024巴黎奥运会女篮资格赛在西安举行,15名青年志愿者经过重重选拔,脱颖而出,在赛场担负起了赛场保障、协助训练、观众疏导、球员引导、LOC及FIBA协助、兴奋剂检测等重任。
不论是团队的默契配合还是个人风采的展现,都让世界听到了中国青年的声音,他们以行动彰显力量,搭建起中外交流的桥梁。

这样对外展示风采的机会并不少,今年4月22日,西安国际会议中心向西安翻译学院英文学院发函邀请优秀学生参与高级别涉外活动接待任务。
西安国际会议中心作为城市的重要对外窗口,承载着诸多重大活动,它在促进国际交流、提升城市影响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这次共有15名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对他们来说,这次参与涉外活动的经历将是无比珍贵的。在这里,服务他人成了丈量世界的另一种坐标。
PART。3
脚踏实地的“青春合伙人”
展现专业素养的同时,也有不少西译青年选择着眼于脚下热土,加入“西部计划”,去服务和回馈祖国。

“西部计划”全称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简单点就是大学生到西部的落后地区进行帮扶,去基层岗位发光发亮。
西译的“西部计划”项目办成立于2004年,二十年来为大西北输送了无数新生血液,2019-2022年西译项目办连续三年获得省级优秀高校项目办。2022年6月获得全国高校优秀项目办,这也是“西部计划”项目办的最高荣誉。

在最新一期的“西部计划”里,西译学子的岗位覆盖新疆、甘肃、内蒙古、重庆、陕西等5个省或直辖市,并在乡村教育、服务乡村建设健康乡村、基层青年工作乡村社会治理等服务方向发光发热。向下踏实扎根,向上志存高远,他们的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志愿活动也少不了温情脉脉的一面。

西安翻译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经常走进社区,他们运用专业护理知识,为居民们免费测量血压、血糖、心肺听诊,耐心询问病史,解答群众关于各类疾病的疑惑,讲解常见疾病的预防与保健方法,并主动为独居老人打扫房间,帮助提升居民生活环境。

翻药盒、看成分、量血压,在这里,西译学生们无疑打开了“社会实践副本”,在其中运用到了所学的知识,奉献爱心的同时也让学业再次巩固。
学校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和义务劳动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支教、支医等志愿服务。学校师生们多次到山区进行爱心支教,亲身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感受奉献的快乐。
PART。4
以脚步丈量责任
用热爱定义担当
青春何谓?西译青年答:以脚步丈量责任,用热爱定义担当。

他们不仅是学生,更是文化推广大使,是生态守护者,是社会责任传承人。从登山节到社区义诊,从环保行动到文化推广,西译学子始终与所在区域发展同频共振。

每一次弯腰指引、每一句耐心解答、每一场跨代际对话,都是对“服务社会”最生动的注解。伟大源于平凡,崇高始于点滴,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不光让山野自然成了“第二课堂”,也在一次次的实践探索中,打开了生命的宽度。
把青春体验卡,兑换成改变世界的能量,融入当地,共筑美好,这又何尝不是超有成就感的精神财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