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封神纪录片比封神正片还有看头?乌尔善配享太庙

1.8月4日封神纪录片《封神之路》上线,此时距离影片上映半个月,票房刚过14亿。其实很多影视剧,尤其是院线片,都会推出幕

1.

8月4日封神纪录片《封神之路》上线,此时距离影片上映半个月,票房刚过14亿。其实很多影视剧,尤其是院线片,都会推出幕后纪录片,但封神的纪录片似乎又有点不同。封神是三部曲,三部连拍,这部纪录片也分三集。纪录片里导演乌尔善表示,封神三部曲是华语电影历史上第一部神话史诗类型的电影。华语电影不乏系列电影、单元电影, 但三部曲确实稀罕,只有那种把不同影片归拢为三部曲,例如把《推手》《喜宴》《饮食男女》称为李安的家庭三部曲,例如把《建党伟业》《建军大业》《建国大业》称为建国三部曲。而多部连拍,能想起的是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

2.

《封神第一部》豆瓣评分7.8,在相近档期的影片中算是高分了,高过《超能一家人》、《热烈》、《八角笼中》和《巨齿鲨2》。但和早一个多月上映、豆瓣评分6.4的《消失的她》卖了35亿相比,《封神第一部》的票房一直让主创捏把汗。

3.

看完纪录片,最大感受是,封神三部曲这个项目很工业化,很认真。而真诚,永远都是大杀器。粗制滥造或者跟风炮制的影片这些年我们也见识过不少了,有些院线片也仿佛是资本洗钱项目,坑啊雷啊多得防不胜防,题材审美、演员审美纷纷降级,当过韭菜的观众失望得多了,甚至发出“内娱完了”的喟叹。封神三部曲,2014年6月底第一次策划会,2018年8月28日开机,2023年7月20日第一部上映。三部连拍,可以节约成本,但也意味体量庞大,对统筹能力要求极高,不可控的因素也增多。这不,由于疫情和相关投资方爆雷,这个三部曲变成马拉松项目。第一部好不容易面世了,票房又走上了爬坡模式,咦,倒也符合它本身的马拉松气质。

面对突然多出来的漫长后制时间,认真做电影的人会沉下心来,打磨细节,反复咂摸,真正的大佬都是会懂韬光养晦的。从这个意义来看,乌尔善确是大佬无疑。

4.

就我的手机终端来看,无论微博还是抖音上,《封神第一部》的物料非常丰富,也很热闹。但一看票房,并没有飞跃上涨。不过它现在俨然是靠长线运营,只要维持住口碑和热度,排片的基础盘能保住,票房还是能一步步积累。可能还会争取一下延长密钥。要达到导演期待的30亿,虽然战线很长,但并非毫无可能。要不你看主创团队路演这么拼,已经做成了全国巡回礼,据说在一个城市一天要跑四五个影院,除了利于在当地的曝光和排片,社媒上的宣发物料也能源源补货。网上出现很多“自来水”,生发了很多网络热梗,进一步扩散触达人群,看不少网友都说自己三刷四刷了。而且这种真情实感的民间宣发,对于造星的效果斐然。

吃到红利最突出的是饰演姬发的于适,现在他出行已经有顶流的排面,据说被挤得快要窒息。红了的还有一个标志,就是有人考古,有人挖黑料。不过一看他微博,粉丝数还只有160多万,那先算他小爆吧。还有封神第二部、封神第三部呢,只要他品行立住,要大爆也或是迟早。

5.

我已经去影院看过《封神第一部》,负责任的说,片子还是算好看的。制作精良,审美在线,有老演员镇场,也有鲜肉们吸睛。现在舆论场常喜以三观审判影片,挥舞道德大旗来找茬,但其实电影是要用艺术眼光来看的。

《封神第一部》不可避免也遭遇所谓道德危机,例如为什么启用一个俄罗斯女子饰演妲己,例如新版妲己成了恋爱脑,例如一群肌肉男半裸跳舞有卖肉之嫌,例如弑父和砍头戏码对青少年观感不好,甚至费翔老少皆宜也被质疑了一下国籍。其实没有哪一部影片能得到全部观众的爱,观影是件很私人感受的事情,你爱萝卜我爱青菜很正常。你看,新华网都下场夸《巨齿鲨2》正确宣扬了中国文化,但很多观众并不买账,约35%的人在豆瓣打出一星二星。只不过你要批一部电影,要说出点所以然来,如果你连自己对好电影的标准都是模糊的,为吐槽而吐槽,若只是敷衍的啐一口唾沫,毫无价值。《封神第一部》虽然讲的是三千年前的故事,而且是神幻的,但它的改编是有时代精神的,不再唯红颜祸水是论,不多着墨酒池肉林和残酷刑罚而是聚焦暴君的PUA,也有“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这样的现代思维。

6.

《封神之路》满足了观众两大好奇。一是华语大片的工业化可以达到何种程度,原来一部大片分工这么细,在册剧组成员超过8000人,除了导摄编等主创以及我们知道的动作指导、美术指导、造型指导等等那些,一段跳舞戏也有舞蹈排练指导,骑马戏有马术指导也有马术总监。策划阶段就请了作家、研究员、学者、游戏专家等来收取素材,后来剧本、制作、特效、音乐都有请国外大师团队配合,具体到音乐,除了请作曲家、请乐团、请乐师,还有音乐总监、音乐制片人,为了录制一段低音吟唱,从中国歌剧舞剧院请了八个男低音来。还有实景搭建、概念设计,一切的细致活儿,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呈现既有敬畏又有诚意。

二是适配角色的演员如何诞生。据纪录片介绍,海选了一年多,全球8个试镜小组,导演亲自面试了1400人,选出的人组织起来培训,24周的课程涵盖了表演、动作、马术、古典文化、音乐、舞蹈。当一些流量小生犯事或是消失成素人或是进局子去踩缝纫机,剩下的顶流要不油腻出圈、要不演技拉跨出圈,当古偶仙侠占据荧屏消耗着人们的视觉精力,乌尔善自产自销带出来这么一批有颜有肉有意志力的年轻演员,以后那些骑假马、抱不动对手戏女演员的小鲜肉们估计不好过了。

不轧戏、不抠图、不轻易找替身其实只是演员基操,希望良币驱逐劣币,期盼质子团们真的能带来审美风向的改变吧——其实不止男演员,包括为一段2分钟的戏学舞两年的妲己,以及后续要出场的邓婵玉等等,希望也带动女演员们为一部戏可以潜心学艺,但听说85花们又集体回归到古偶剧里去了……

7.

乌尔善,51岁,内蒙古人,有美术背景的导演,之前履历是《刀见笑》《画皮2》《寻龙诀》。然后花十年打造封神三部曲,先不论最后票房如何,他打造这个项目的工业制作经验、培养适配演员的模式和成果,都是对华语电影大有裨益的。希望U23能像国师一样,创作力持续不枯竭,到时配享太庙也就水到渠成了。

评论列表

左行不辍
左行不辍 1
2023-08-08 16:19
配享太庙,他也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