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国用稀土深度扼杀,美国国防巨头沉默不语,但痛苦才刚刚开始

当中国依法对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西方军工巨头的股价应声下跌——德国坦克变速箱制造商暴跌近 8%,瑞典萨博与德国莱茵

当中国依法对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西方军工巨头的股价应声下跌——德国坦克变速箱制造商暴跌近 8%,瑞典萨博与德国莱茵金属跌幅均超 3.5%。这无声的资本市场震动,揭开了美国国防工业一道正在渗血的伤口。

“没有钐元素,美国就无法制造 F-35 战斗机。” 英国商会贸易政策主管威廉·贝恩的警告直击要害。现代国防装备对稀土的依赖远超常人想象:F-35 战斗机,每架需数千磅稀土材料支撑其雷达、电子战系统;核潜艇,依赖稀土永磁体驱动声纳系统与动力装置;导弹制导系统,稀土元素保障其精确打击能力。美国智库 CSIS 专家巴斯卡兰更发出警报:若稀土价格维持低位,到 2030 年近半数非中国稀土供应将丧失经济可行性,西方军工体系面临系统性风险。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美国军工企业面临的供应链问题明明非常严重,为何承受切肤之痛的军工巨头集体失声?英国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研究员桑德森道破玄机:“国防工业透明度远低于汽车行业,但他们确实需要稀土磁铁,尤其是钐钴磁铁。” 军工行业的特殊性使其陷入双重困境:既不能像车企那样公开求援,又因西方稀土磁体产能不足而丧失议价能力。美媒坦言,这些企业 “出于各种原因只能沉默承压”。或者说,美国军工企业不敢声张,害怕自己的软肋暴露在中国面前,但是其出口的军火无法按时交付的现实又似乎在诉苦。比如,F-35的出口订单一拖再拖,甚至出现1年多没有交付一架可以打仗的机型,这非常不正常。或者说,不管美国人编多少借口,但一切迹象都在证明一件事:中国对美国军工企业的制裁正在生效。

中国稀土管制绝非孤立行动:法律根基坚实,商务部明确强调管制基于军民两用属性及防扩散义务;反制脉络清晰,去年 9 次对台军售反制与今年制裁 10 家美军工企业形成政策闭环;精准区分明确,民用领域开辟绿色通道,王文涛部长在巴黎承诺加快合规审批。“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充分考虑各国在民用领域合理需求。” 商务部发言人的表态,清晰划定了战略安全与正常贸易的界限。

当美国军工复合体在沉默中承受稀土短缺的阵痛,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浮出水面:军事霸权是否正被资源枷锁禁锢?五角大楼最新评估显示,F-35 项目所需的 17 种稀土材料中,14 种严重依赖进口;美军定向能武器发展计划因稀土磁体短缺面临延期风险;澳大利亚稀土项目虽获白宫支持,但其产能仅能满足美军需求的 15%。

西方军工巨头的沉默恰如冰山一角,水面之下是军事霸权与资源约束的深刻矛盾。当每架 F-35 战机都镶嵌着中国稀土的元素符号,所谓 “军工自主” 的神话正显露出其资源命门。这场战略资源博弈的终局,不取决于谁的武器更先进,而取决于谁能构建更具韧性的资源生态——毕竟,现代战争不仅是科技的较量,更是元素周期表上的生死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