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服役62年坑惨三代人,超400架坠毁200人丧命,印度为何抱着“空中棺材”不放手

米格-21如何把印度空军坑了半个世纪,印度国防部长亲自出席,空军参谋长亲自驾机开展告别飞行,有一场堪称国葬级别的退役仪式

米格-21如何把印度空军坑了半个世纪,

印度国防部长亲自出席,空军参谋长亲自驾机开展告别飞行,有一场堪称国葬级别的退役仪式,主角是一架服役了62年的战斗机,我看到这则新闻时,第一反应便是觉得颇为意外,得是多么厉害的功臣才享有这般待遇?

闻起来仿佛挺荣耀的,对吧?那真实状况?这架号称“元勋”的飞机在印度空军里的外号一个比一个惊悚:“飞行灵柩”“寡妇缔造者”,一款让自家国防部长和空军司令都亲身助阵的飞机,根本不是啥战神,而是困扰印度半个多世纪的“诅咒。

功与过的惊人反差

我特地去查阅了数据,发现存在不少令人颇感惊讶的细节,

印度空军自1963年起,总计引进872架米格-21彼时此数量于亚洲颇为突出,其早年在印巴冲突中也曾立下战功,击落过巴基斯坦的F-104然而这便是它光辉历史的全部了。

接下来是黑暗面,你敢信吗,

在这872架飞机之中,可查到记录的坠毁数量超过了400架!

这并非模型,乃是真实存在之物,超400架就这般消失了,

更糟糕的是,超200名印度飞行员以及近60名地面平民因这些事故失去了生命(数据源自印度议会质询与国防部报告。

一半飞机坠毁,且赔上两百多人性命,你却称这为“功勋”这是何道理?

这简直就是一场持续了半个世纪的国殇,

问题的关键在哪,

有人说飞机太老了,

确实米格21是上世纪50年代设计的二代机,拿它去对抗F-16、枭龙乃至歼10CE,这并非是一场比赛,而是一边倒的碾压局面。

印度同样明晰这一点,于是在2001年实施了一项“野牛”升级计划,为其装上了新雷达,宣称能够发射中距弹。

这恰似给八十岁老翁穿上一套运动装,其心脏与骨架依旧是老模样,必然跑不过年轻人?

“替代者”的难产与“维修商”的诅咒

看到此处,你也许会疑惑,既然情况如此糟糕,为何不将其替换掉?

此问题问得合适,由于这恰是问题的要害所在,印度并非不想更换,而是全然无法更换,早在1983年,印度就开启了国产轻型战斗机LCA“光辉”项目其目的就是替代米格-21那结局如何?该项目从立项到勉强列装,耗费时长达到33年!33年的岁月中,咱们这边从歼-8发展到歼-20都已经面市,而印度的“光辉”还在解决众多“印度特色”的技术难题。

“米格-21无法依靠替代,只能硬着头皮继续飞行

推向深渊那头“老牛”的正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

这家国企负责了米格-21的组装和维修,

印度空军存在一个公开的黑色笑话,提及从HAL厂产出的飞机,要么不出事,一旦出事,便是机毁人亡,

经它手维修的飞机,事故率高到离谱,

印度国防审计报告里承认这是事实,此并非阴谋论,

一个颇为不给力的国产替代项目,再加上一个简直如同“猪队友”的维修商,共同使得米Г-21的退役之路被封堵,还屡屡将飞行员送上绝路。

解开枷锁后的“战略真空”

当下法国“阵风”战斗机已引进,LCA“光辉”也渐次量产,印度终狠下心淘汰了最后的米格-21但这就结束了吗,更尴尬之事尚在其后。

印度空军原本打算组建42个战斗机中队,用来应对双线作战的压力,可是米格-21退役之后,其中队数目急剧降到约30个,从而出现了比较大的一块战力空缺期,新引进的“阵风”和“光辉”数量不多,要形成能够发挥作用的战斗力还得花些时间。

我就在寻思,这场看似甚是风光的退役,实则凸显出印度国防体系一个致命的缺陷:眼界与抱负颇高,可是工业基础和执行能力全然无法相匹配,米格21的事例,就是这个缺陷的例证,它仿佛一面镜子,映射出印度在国防自主化道路上长达半个世纪的雄心、挣扎以及体系化的失败。

当下“飞行棺材”终有了结局,然而那个致使它飞行62年的“诅咒”——落后的航空工业体系,真的被解除了吗,这才应当是印度空军未来数十年真正令人犯难的问题。

本文内容原创度超 85%,仅少量素材经AI辅助生成,所有内容均通过本人严格审核与复核;图片素材源自真实资料或 AI 原创,全文旨在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任何低俗等不良导向

数据来源:搜狐-终于不想要了,服役62年坠机数百架,印度米格21全部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