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万级中大型插混轿车市场,比亚迪汉 L DM-i 一直是 “舒适派” 的代名词 —— 软乎乎的底盘、低至 5L 的油耗,让不少家庭用户心甘情愿为它买单。领克 10 EM-P 带着 “全系标配四驱 + 英伟达 Thor 芯片” 的配置,以 16.38 万起的优惠价 “杀” 进市场,像一匹黑马般,让原本 “稳坐钓鱼台” 的汉 L DM-i 有了真正的对手。
我们带着 “通勤族、带娃家庭、科技爱好者” 三种典型需求,实测了这两款车(汉 L DM-i 200KM 两驱激光雷达尊享型,领克 10 EM-P 240 四驱 Ultra),从 “早高峰堵车” 到 “周末跑山”,再到 “长途返乡”,全方位拆解它们到底谁更能戳中用户的核心需求。


选插混车,动力就像 “食堂打饭”—— 有人喜欢 “不多不少刚好够” 的平顺,有人偏爱 “多加肉” 的爽快,这两款车的风格,从踩下油门的那一刻就截然不同。
汉 L DM-i 是典型的 “精打细算型”。1.5T 发动机 + 200kW 电机的组合,零百加速 6.9 秒,日常开着就像 “手抖得恰到好处的食堂师傅”—— 起步不窜,加速平顺,早高峰跟车时,轻踩油门就能稳稳跟住前车,不会有 “一窜一窜” 的顿挫感,我妈坐在副驾说 “比家里的老燃油车还稳”。最惊喜的是油耗,WLTC 亏电油耗 5L/100km,加 92 号汽油,每公里成本才 3 毛多,一个月通勤油费也就 300 块,对上班族太友好了。

领克 10 EM-P 则是 “豪放派”。1.5T + 三电机的组合,390kW 功率、755N・m 扭矩,零百加速 5.1 秒,踩下油门的瞬间,推背感直接上来,像 “食堂阿姨多给你舀了一勺肉”。周末带朋友跑山,超车时深踩油门,动力响应快得让人惊喜,从 80km/h 加到 120km/h,只用了 3 秒多,连开性能车的朋友都夸 “这动力够劲”。虽然亏电油耗 5.47L/100km 比汉 L 稍高,但想想这四驱和动力,多花的这点油钱,换来了更足的驾驶信心,值了。

如果你每天通勤要走拥堵路段,喜欢 “不费心” 的平顺驾驶,汉 L DM适合;要是你偶尔想 “撒撒欢”,或者经常跑高速需要超车底气,领克 10 EM-P 的强劲动力会让你更过瘾。
二、续航补能:200km vs 240km,一周通勤到底够不够?对插混车主来说,“续航焦虑” 就像 “手机没电”—— 明明知道能加油,却还是希望纯电能多跑几天。这两款车的续航表现,直接决定了 “一周要充几次电”。
汉 L DM-i 的 200km CLTC 纯电续航,对 “通勤单程 30km” 的用户刚好够。我同事每天往返 60km,周一早上充满电,周五晚上回家还剩 20km,一周充一次电就行,不用天天找充电桩。综合续航 1200km,上次他带全家回河南老家,单程 800km,中途只加了一次油,不用在服务区排队等充电,老人孩子都少遭罪。

领克 10 EM-P 的 240km 纯电续航,直接把 “一周一充” 升级成 “一周半一充”。我这种 “通勤单程 25km + 周末带娃逛商场” 的用户,充一次电能跑 10 天,连充电的时间都省了。惊喜的是快充速度,10%-60% 只要 13 分钟,停在快充站买个冰淇淋的功夫,电就充了 120km,完全不耽误玩。综合续航 1400km,就算从北京开到广州,中途也只需要补能一次,长途出行更省心。

如果家里能装充电桩,两款车的纯电续航都够日常用;要是充电不方便,或者经常跑长途,领克 10 EM-P 的 “更长续航 + 更快补能”,能让你少很多焦虑。
三、底盘:芝华士沙发 vs 运动座椅,全家坐谁更舒服?底盘的感受,就像 “家里的沙发”—— 有人喜欢 “陷进去” 的柔软,有人偏爱 “撑得住” 的扎实,这两款车的底盘调校,刚好对应两种需求。
汉 L DM-i 的底盘,就是 “芝华士沙发”。前双叉臂 + 后五连杆悬架,还带云辇 - C 系统,过减速带时,颠簸被过滤得干干净净,我儿子坐在安全座椅上,居然能一路睡到底,以前开别的车,过个减速带他就会被颠醒。有次带老人去郊外,走了一段坑洼路,我妈说 “比家里的车舒服,腰不酸”。不过过弯时车身会有点侧倾,开快了会没那么有信心,适合 “稳稳开” 的家庭用户。

领克 10 EM-P 的底盘,更像 “运动座椅”。纯铝合金前双叉臂 + 增强版五连杆悬架,过弯时侧倾特别小,周末跑山时,就算时速 60km 过弯,车身也很稳,我敢放心踩油门。但偏硬的调校在非铺装路面会有点颠,上次走了一段碎石路,我儿子说 “屁股有点麻”,不过跑高速时特别稳,风噪和胎噪都比汉 L 小,开久了不容易累。

如果家里有老人孩子,喜欢 “稳稳的舒适”,汉 L DM-i 的底盘会更讨喜;要是你自己开得多,偶尔想体验驾驶乐趣,领克 10 EM-P 的 “运动底盘 + 四驱”,能给你更多信心。
四、智能:传统电视 vs 智能屏,用起来谁更省心?车内的智能配置,就像 “家里的电视”—— 有人觉得 “能看就行”,有人追求 “能语音控制、能联网”,这两款车的智能表现,差距有点大。
汉 L DM-i 的智能配置,属于 “够用型”。15.6 英寸旋转中控屏,系统流畅度不错,调空调、切歌都很顺手。天玑 9000 芯片的算力够用,只是偶尔会出现 “语音识别慢半拍” 的情况,有次我说 “打开天窗”,系统愣了 2 秒才反应过来。不过 DiPilot 300 辅助驾驶很靠谱,高速上能自动跟车、变道,遇到重庆黄桷湾那种 “8D 魔幻立交”,也能精准识别路线,不会走错路。

领克 10 EM-P 的智能配置,就是 “高端智能屏”。15.4 英寸大屏 + 12.66 英寸仪表 + 25.6 英寸 AR-HUD,开机瞬间像 “开科幻电影”,导航信息直接投在前挡风上,不用低头看屏幕,开车更安全。Flyme Auto 系统 + 高通 8295 芯片,语音控制秒响应,我说 “打开空调 24℃,同时播放《汪汪队》”,系统一次就执行,不用分两次说。支持 Flyme Link、HiCar、CarPlay,不管你用华为、苹果还是魅族手机,都能无缝连接,我换手机也不用重新连车机,太方便了。

如果你对智能配置要求不高,汉 L DM-i 够用;要是你喜欢 “科技感”,经常用语音控制,或者家里人用不同品牌的手机,领克 10 EM-P 的智能配置会让你觉得 “太省心”。
五、空间:传统舒适 vs 灵活实用,带娃装谁更能装?对带娃家庭来说,空间的核心不是 “轴距数字”,而是 “能不能装下婴儿车 + 露营装备 + 老人的折叠轮椅”。
汉 L DM-i 的空间,属于 “传统舒适型”。车身高度有优势,我 1.8 米的老公坐在后排,头部还有一拳空间,不会觉得顶头。后排腿部空间两拳,放个儿童安全座椅后,旁边还能坐个大人,陪孩子玩很方便。后备箱常规容积 500L,能装两个 28 寸行李箱 + 一个婴儿车,日常用够了,但要是想装露营帐篷、折叠桌椅,就得放倒后排座椅。



领克 10 EM-P 的空间,更像 “灵活实用型”。3005mm 的轴距,后排腿部空间两拳半,我老公坐在后排能跷二郎腿,孩子在后排玩玩具都没问题。全景天幕让车内特别亮,孩子总喜欢趴在窗边看云,心情都变好了。选装的后排座椅通风 / 加热,冬天我妈坐后排,再也不用喊 “冷”;夏天开通风,后背不会闷汗。后备箱常规容积 550L,装下婴儿车 + 露营装备后还有空间,二三排座椅放倒后,能躺下两个成年人,周末带娃露营,还能在车里睡午觉。



如果经常带老人孩子全家出行,领克 10 EM-P 的 “更大空间 + 更舒适配置”,能让每个人都坐得舒服;要是平时主要是夫妻俩用车,汉 L DM-i 的空间也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