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断剑录——“兵仙”韩信传第十四章:请兵破代·兵锋北向

第十四章、请兵破代·兵锋北向安邑的营帐之中,韩信凝视着眼前的军事地图,地图上纵横交错的线条呈现。他手中的令旗在地图上缓缓

第十四章、请兵破代·兵锋北向

安邑的营帐之中,韩信凝视着眼前的军事地图,地图上纵横交错的线条呈现。他手中的令旗在地图上缓缓移动,模拟着军队的行进路线,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心中已然勾勒出一个极为大胆且极具战略意义的作战计划。

片刻后,韩信转身,唤来一位心腹信使,神色凝重地说道:“速去汉王营帐,将我的请示呈于汉王。”言罢,他坐于案前,提笔蘸墨,在竹简上奋笔疾书。信中,韩信言辞恳切地写道:“汉王陛下,如今局势错综复杂,臣反复思量,若能增兵三万,臣定当不辱使命。臣打算挥师北上,先攻取燕国、赵国。燕赵之地,地势险要,战略位置极为重要,一旦拿下,进可攻,退可守,还能极大地扩充我军的势力范围。而后,臣将挥师向东,攻打齐国。齐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若能将其纳入麾下,我军实力必将大增。不仅如此,臣还将向南进发,断绝楚国的粮道。楚国虽强,但粮草补给一旦被断,其军队便如无本之木,战斗力定会大打折扣。最后,臣再向西与大王在荥阳会合,共图大业。此乃臣深思熟虑之策,望陛下恩准。”

信使接过竹简,小心翼翼地放入怀中,策马扬鞭,向着刘邦的营帐疾驰而去。刘邦此时正在营帐内与谋士们商议军情,听闻韩信派人求见,心中一紧,不知前方又发生了何事。信使进入营帐,恭敬地呈上韩信的请示。

刘邦接过韩信的信,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竹简的边缘,目光快速扫过那一行行字迹。起初,他的眉头微微蹙起,神色间闪过一丝犹疑,毕竟增兵三万不是个小数目,这意味着要从现有防线抽调兵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他方向的防御力量,这让他不得不谨慎权衡。

可随着阅读的深入,刘邦的眼神逐渐亮了起来,韩信在信中描绘的战略蓝图,从北至南,环环相扣,如同一盘精心布局的棋局,令他暗暗称奇。拿下燕赵,便能稳固北方,为汉军开辟广阔的战略纵深;东击齐国,能获得丰饶之地,极大充实自身实力;而南断楚粮道,更是直击项羽的要害,一旦成功,楚军必将陷入困境。想到这里,刘邦不禁轻拍桌案,心中暗自赞叹韩信的雄才大略。

他抬眼望向营帐外,远处军旗猎猎作响,仿佛已经看到了韩信率领大军纵横驰骋的身影。此时,他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与其在现有局面下与项羽僵持消耗,不如放手一搏,让韩信去施展才华。刘邦深知,在这乱世之中,机遇稍纵即逝,若想成就大业,就必须要有冒险的勇气。韩信的计划虽有风险,但成功后的收益却难以估量。

于是,刘邦将看完的竹简递给身旁的谋士们传阅,说道:“诸位,韩信此计甚妙,只是需增兵三万,不知各位有何看法?”谋士们纷纷传阅着竹简,低声议论起来。片刻后,张良谋士起身说道:“大王,韩信用兵如神,他既然提出此计,想必已有十足的把握。增兵三万虽会让我军在其他地方的兵力略显薄弱,但若是能按照他的计划顺利实施,拿下燕、赵、齐,断绝楚国粮道,那对我军而言,无疑是一场巨大的胜利。”陈平和其他谋士也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刘邦听后,沉思片刻,而后大手一挥,说道:“好!就依韩信所言,增兵三万给他。”随后,他又想到韩信此去任务艰巨,需要一位得力助手相助,略作思忖后,说道:“再派张耳与韩信一同前往。张耳在赵地素有威望,有他相助,韩信攻打赵国想必会更加顺利。”

于是,刘邦迅速下令,从各营中挑选出三万精锐士兵,补充到韩信的军队中。同时,派人召来张耳,向他传达了自己的命令。张耳领命后,即刻收拾行装,前往与韩信会合。韩信得知刘邦同意了自己的请求,并派张耳前来相助,心中大喜。他深知,有了这三万兵力和张耳的协助,自己离实现战略目标又近了一步。一场关乎楚汉战局走向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即将在韩信的指挥下拉开帷幕 。

九月的北方,秋风瑟瑟,寒意渐浓,得到了刘邦的援军,韩信率领着士气高昂的汉军,马不停蹄地向着代国进发。

代国,虽偏居北方,却也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它最早是由赵国公子赵嘉在赵国灭亡后,逃至代地所建,以此延续赵氏血脉,起初是赵国的残余势力据点,在秦末农民起义的浪潮中,代国也卷入了这乱世纷争。随着局势的演变,代国在楚汉相争的大棋盘上,成为了各方势力觊觎的对象。

代国丞相夏说得知汉军来袭,心中大惊。他深知韩信的威名和汉军的厉害,也明白代国虽占据地利,但在兵力和整体实力上远不及汉军。代国此前虽历经风雨,在乱世中勉强维持,但面对即将到来的强大汉军,压力如山。夏说赶忙调兵遣将,在各处险要之地布下重兵,企图凭借坚固的防线阻挡汉军的攻势。他将主力部队集结在阏与,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四周山峦起伏,只有一条狭窄的通道可供通行,是代国的重要门户,一旦失守,代国腹地将无险可守。

韩信抵达阏与后,并未急于进攻。他深知强攻只会徒增伤亡,于是派出大量侦察兵,深入代国境内,详细了解敌军的兵力部署、地形地貌以及粮草储备等情况。经过一番细致的侦察,韩信心中有了底,一个精妙的作战计划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

韩信先是派出一支小股部队,佯装成汉军的主力,在阏与正面发起进攻。这支部队打着鲜艳的军旗,呐喊着冲向代军阵地,一时间,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夏说见状,以为汉军主力已到,急忙下令代军全力抵抗。代军凭借着有利的地形,居高临下,向汉军射出密集的箭矢,投掷滚石檑木,汉军的进攻一时受阻。

然而,这一切都在韩信的计划之中。就在代军将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正面战场时,韩信亲自率领精锐骑兵,绕到了代军的后方。他们沿着一条隐蔽的山间小道,悄无声息地前行,马蹄上都包裹着厚厚的棉布,以避免发出声响。当他们到达代军后方时,韩信一声令下,骑兵们如猛虎下山般冲向代军的营地。

代军后方顿时大乱,士兵们惊慌失措,四处逃窜。夏说得知后方被袭,大惊失色,赶忙率领一部分兵力回援。但此时,韩信的骑兵已经在代军营地中四处放火,营地内火光冲天,混乱不堪。正面佯攻的汉军见时机已到,也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汉军两面夹击,代军腹背受敌,陷入了绝境。

夏说在混乱中试图突围,但被韩信的骑兵紧紧咬住。最终,在阏与的一片山谷中,韩信的士兵擒获了夏说。与此同时,韩信命令曹参将赵别将戚将军围困在邬县城中。戚将军困兽犹斗,试图突围,曹参紧追不舍,最终在戚将军突围时将其追斩。

韩信摧毁代国后,荥阳战场的形势越发严峻,楚军攻势猛烈。刘邦权衡利弊后,立刻派人调走韩信的精锐部队,由曹参带领,开往荥阳去抵御楚军。韩信虽然心中有些不舍,但他深知大局为重,毫不犹豫地执行了刘邦的命令。此时的韩信,正站在代国的土地上,望着远去的精锐部队,眼神中虽有不舍,却更多的是对接下来战局的坚定——他知道,攻克赵国的任务,已变得更加艰巨,但也更加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