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其军事媒体《防务快报》刊登一篇题为《后勤是美国对华威慑战略的“阿喀琉斯之踵”》的文章,罕见自曝家丑:
“在中美任何可能的冲突中,美军最薄弱的环节,不是六代机,不是无人机,而是——后勤。”
这话听着像谦虚?不,这是绝望前的哀鸣。
更讽刺的是,文章一边渲染“中国只需高戒备就能拖垮美军”,一边急吼吼地向国会喊话:“快打钱!再不重建后勤,太平洋就是美军坟场!”
可问题是——钱真能救得了这支“纸老虎”吗?

二战时,美国拥有6000多艘远洋商船,为全球盟军输血;
如今,挂美国旗的远洋商船不足200艘,占全球总量不到0.13%。
这意味着什么?
一旦开战,美军想从本土往西太平洋运弹药、油料、零件,连船都找不到!
而它那条横跨太平洋的补给线——
从夏威夷到关岛,从横须贺到冲绳——
全长上万公里,节点密布,却全在我军导弹射程之内。
第一岛链(横须贺、冲绳):距中国本土不足1000公里,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可乘波突防、精准点穴;
第二岛链核心关岛:3000公里外?早被东风-26纳入“快递范围”,打跑道、炸油库、毁雷达,指哪打哪。
美军幻想靠“前沿部署”吓唬中国,却忘了——
你的基地,离我们太近;你的补给,离我们太远。

70多年前,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没有制空权,却靠人扛马驮、铁路抢修,建起一条打不断、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硬生生把美军逼回三八线。
今天,轮到美军面对同样的困境——
而中国,早已今非昔比:
全球最完整工业体系:导弹、舰船、芯片、电池,全部自主量产;
本土作战优势:后勤线短、响应快、储备足;
远程打击能力:东风快递覆盖整个西太,让美军补给节点“不敢亮灯”。

相比之下,美军要跨洋万里“远程奔袭”,
后勤链条像一根绷到极限的细铁丝——
轻轻一碰,就可能全线崩断。
结语:中国不惹事,但也绝不怕事美媒说什么“中国不战而胜”,纯属夸张。
中国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从不主动挑衅,更不会先发制人。
美军该醒醒了:
今天的太平洋,不再是你们的“内湖”;
今天的中国,也不是当年的旧中国。
对此你怎么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