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时期的五胡指的是哪些民族?这个问题问得好!

五胡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该时期自304年刘渊及李雄分别建立前赵及成汉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灭北凉为止,在入主中原众多民族中,以五个胡人的部落联盟为主,统称五胡,他们在这个范围内相继建立许多国家。下面分别给大家介绍。
五胡之一匈奴,匈奴是个历史悠久的北方民族,祖居在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地区,匈奴曾经是北方最强大的游牧民族之一,一度是秦汉王朝的梦魇。
西汉末年,因为遭受天灾,再加上汉朝强大的武力打击,匈奴内部出现分裂。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匈奴,北匈奴便迁往了欧洲,建立了匈奴汗国,从而导致了日耳曼民族的大迁移,间接的灭亡了西罗马帝国,隋唐以后,不再有记载,消失在中国的古籍中。
南匈奴则逐渐归附汉帝国,两晋时期,内迁中原的南匈奴在五胡十六国时期在中原建立前赵、北凉和夏等国家,经过战乱,南匈奴也逐步融合到了汉民族之中。匈奴人的最近后裔是蒙古族,目前蒙古国仍有8%的男性带有匈奴人的Y染色体。
然后是五胡中的羯,羯族是匈奴族贵族的奴隶军,曾附属匈奴人。魏晋时散居上党郡与汉人杂处,受汉族地主奴役,被称为“羯胡”。晋朝时期,羯人石勒建立后赵政权,为五胡十六国之一。
后赵被冉魏灭亡后,羯族作为整个东亚历史上最残暴的民族被屠杀殆尽,仅剩下一万余人投降了东晋,但没多久东晋爆发一场内乱,这仅剩的一只羯族人趁乱攻下了几个城池,又开始了后赵时期的食人残暴统治,最终被晋兵灭族。
由于冉魏政权驱逐少数民族,再者因为五胡作乱大肆杀害汉人,而大杀羯人及其他少数民族,引发了少数民族的联合攻击,公元352年,鲜卑族首领慕容氏从东北攻入冀州,冉闵兵败被杀,冉魏政权仅两年多就被灭亡了,但是冉魏政权时间虽短,对中国历史影响甚巨,它通过规模空前的血腥的民族复仇震慑了胡人,自此以后胡人不敢再大规模屠杀汉人。
再来讲五胡中的鲜卑,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蒙古高原崛起的古代游牧民族,兴起于大兴安岭,是魏晋南北朝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
公元385年,鲜卑拓跋部建立北魏,并在439年统一北方;493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大举汉化;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557年,北周取代西魏,鲜卑族共建立十个国家。另外,在青海、甘肃一带,还有由鲜卑慕容部分化出来的吐谷浑政权,直到663年才被吐蕃吞并。
鲜卑族建立政权后,部落大都解体,人民多转向定居农业生产,随着封建化进程的加深,同各民族的融合加快,到了隋唐时期,鲜卑作为民族实体和政权实体融入到其他民族中,逐渐消亡。但是鲜卑消失的主因是人口枯竭,一些鲜卑族先是汉化后来又胡化,吉林大学古DNA实验室的研究,证实现代锡伯族很可能是拓跋鲜卑后裔。
然后是五胡中的羌,羌狭义为羌族,中国少数民族羌族,广义为中国古代西部游牧民族泛称。被称为“云朵上的民族”。五胡十六国时期,羌人姚苌利用前秦淝水之战兵败后,关中空虚之际,于384年自称万年秦王,386年姚苌称帝于长安,建立了十六国中的后秦。
最后是五胡中的氐,氐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民族。氐族最先活动范围在川西北地区,从东汉起陆续内迁。氐族的风俗与羌族比较类似,所以经常都是氐羌并称。
公元297年,巴氐族首领李特打响五胡乱华第一枪,公元304年,其子李雄便趁着西晋内乱之际,发兵攻打成都进而称帝,建立了成汉政权。从此掀起五胡瓜分中原的浪潮,其中略阳氐族最为强大,并崛起建立前秦,重用汉人,五胡十六国时期,先后建立过仇池、成汉、前秦、后凉等政权,对当时的历史有重大的影响。
南北朝以后氐族逐渐融合于周边的羌族,藏族,汉族之中。如今的白马藏族被学者普遍认为是氐族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