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奔腾东逝,滋养出广袤肥沃的河滩地。每到深秋时节,沿岸的滩枣林便褪去翠绿,缀满红玛瑙般的果实,沉甸甸的枣枝在秋风中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这场跨越数月的孕育与沉淀,不仅带来了丰收的喜悦,更在黄河岸边铺展开一幅以产业兴旺为底色的乡村振兴画卷。
黄河滩地土层深厚、光照充足,加上黄河水的天然滋养,造就了滩枣皮薄肉厚、香甜软糯的独特品质。清晨的薄雾尚未散尽,沿岸村庄的村民们便已挎着竹篮、推着小车走进枣林。男人们攀上枣树,用竹竿敲打;女人们则在树下弯腰捡拾,将散落的滩枣轻轻放入篮中,指尖沾满枣皮的红晕。孩子们也不甘示弱,穿梭在林间帮忙搬运,清脆的笑声与树枝的摇曳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丰收时节最动人的乐章。

近年来,当地政府立足黄河滩区的资源禀赋,将滩枣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抓手,持续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通过整合零散地块,建成千亩滩枣种植示范基地,引进优良品种,推广科学种植技术,既保证了滩枣的品质稳定性,又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同时,村里成立了滩枣种植专业合作社,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等服务,解决了农户 “单打独斗” 的种植难题。合作社还建立了严格的分级标准,按照果实大小、色泽、甜度进行分类包装,让每一颗滩枣都能实现价值最大化。
滩枣产业的兴旺,让黄河岸边的乡村焕发了新的生机。村民们通过种植、加工、销售滩枣,人均年收入显著提高,不少外出务工的年轻人看到家乡的发展机遇,纷纷返乡创业就业。。曾经的黄河滩地,如今不仅是丰收的果园,更是村民们增收致富的 “聚宝盆”,是乡村振兴的 “动力源”。
秋风渐紧,红枣满枝。黄河岸边的滩枣丰收,不仅是一季的硕果累累,更是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实践。黄河滩区的村民们用勤劳的双手,将自然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让丰收的喜悦浸润在每一寸土地上。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这幅由滩枣丰收绘就的美好图景,正随着黄河的涛声,向着更广阔的未来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