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推荐10部警匪博弈的劫案电影,犯罪背后即是人性的贪婪

1.《局内人》从盗贼和警探的巅峰对决,到无独有偶的联手好戏,成就了一个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结局,这个局,将人性的弱点公之

1.《局内人》

从盗贼和警探的巅峰对决,到无独有偶的联手好戏,成就了一个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结局,这个局,将人性的弱点公之于众,的确,尊重才是真正的通货。没想到借助信息差、精心伪装、心理战而非诉诸暴力也可以完成一场完美劫案,丹泽尔华盛顿与朱迪福斯特高智商对决,人性与贪婪的博弈一览无余。局外人的奋斗,在局内人看来可笑,也可能无法笑到最后。

2.《大盗独行》

带强烈鼓点的电子乐、冷峻的黑夜、极致的人物塑造,迈克尔曼的特点在这部处女作中已经处处可见。作为一部盗抢电影,迈克尔以一种专业严谨又同样充满风格魅力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一出堪称艺术的盗窃大戏,盗窃场面精细而利落,最后的枪战在视听的配合下剪辑得充满张力。另外,男主出于对新生活的憧憬便走捷径而反被利用最终失去一切的悲凉倒是来的颇为深刻。

3.《杀手》

一个精彩的卯榫机关盒般的抢劫故事,看完要切记:买行李箱一定要买结实耐摔的,多线穿插叙事先河,环状呼应结构名篇,抢劫计划周密,行动过程也配合默契,可还是逃不过“事以密成,语以泄败。”的准则和难以预料的意外。最令人震撼的一幕是那只装满赃款的超大行李箱跌落到地上后,钞票漫天纷飞的场面,乔尼绝望地看到了人生的毁灭,观众也最终确认,计划彻底失败。

4.《热天午后》

改编自现实故事注定的冷色调结局,果然真正的世界总是比嬉笑怒骂要更荒唐几分,从银行抢劫开始的那一刻起,我就被牢牢钉在了座位上,闷热的天气、狭小的银行空间、不断涌入的警察和围观群众,每一个元素都在加剧紧张感。观看的过程就像阿尔帕西诺的表演一样,躁动不安,在幻梦实现之际的支离破碎,以一滴泪定格结尾,如此厉害的处理令人想到老马丁的《出租车司机》。

5.《落水狗》

整部电影的情节很简单,大魔王安排六个人去抢钻石,因为卧底,任务失败,死了几个人,剩下的互相猜忌的故事,游侠、暴力狂、专业人士、正直又圆滑的卧底,在插科打诨自然的立好了各自的人设。导演以非线性叙事解构一场失败的珠宝劫案,将信任崩塌与暴力美学揉碎在封闭空间里,每个人物都带着隐秘过往与算计,结尾的血腥对峙更是将“全员恶人”的荒诞与悲凉推到了极致。

6.《红圈》

犯罪场面极其静默,克制,镜头之间的剪辑衔接干净利落,围绕着人物细微的肢体动作,渲染出了极具张力的氛围,堪比纪实效果的珠宝洗劫,心有灵犀的沉默里是死生契阔的信任。盗窃时那段躲红外线的动作,令我想起泽塔琼斯在《偷天陷阱》中的表现,或者后者的导演是受《红圈》启发也说不定,看似仓促的结尾却有意无意的营造了悲剧宿命感,人物不可避免地聚集在命运的红圈中。

7.《夜阑人未静》

很典型的那种团队作案的黑色电影,群像塑造是个人迄今为止看过的犯罪题材最佳,导演叙事节奏把控精准,精简的构图乃至整个场面调度始终都让人看着很舒服。故事很简单,无非就是银行盗窃出了岔子而已,但每个人物因为这次事件导致的后果才是导演关注的重点,再周密严谨的计划都会有意外,贪婪是人性,也是罪恶的起点,《夜阑人未静》,旧坞的译名和海报总能很吸引我。

8.《男人的争斗》

能看到黑色电影的那些典型要素:边缘人、宿命感、道德的灰色地带等等,但是那样冷静地把抢劫过程展现出来带来的技术层面的紧张又消解了观众本应对那欲望或是自由产生的感性。结尾一系列悲惨的人物下场,以及女人抱走儿子后看都没看托尼一眼,更是把帮派暴力的价值进一步消解了,一切皆成空,无尽的虚妄宿命感,想到加州分裂,尽管两者近乎“背道而驰”,但殊途同归。

9.《十一罗汉》

翻拍自六十年代的老片,每个人的技能都用上了,当迥异的十一个天才聚合,会发生什么化学反应?这部电影让我想到《速度与激情》,但这里的人更专业。索德伯格的价值就在这里,不仅仅说要把原来的故事精妙翻拍到位,商业价值最大化了还保证了可看性。不止是惊心动魄的盗窃计划,更藏着一群人对 “极致专业” 的追求,友情与默契贯穿始终,让紧张剧情多了份温度。

10.《盗火线》

堪称拍绝了警匪片的所有套路,不堆砌肾上腺素的写法,让它成为警匪类型片里的一抹异色,大半剧情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街头枪战段落刺激又逼真,影片看似冗长琐碎,实则细节纤毫毕现,角色也有血有肉。深蓝夜幕下的洛杉矶,警察和匪徒都踏上了穷途末路,在咖啡馆的对话和最后紧张的对决令人印象深刻,德尼罗和阿尔帕西诺两个在不同道路上如此相似的人,张力属实拉满了。

推荐10部警匪博弈的劫案电影,犯罪背后即是人性的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