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空军成立76周年的日子,央视发布了一部短片《梦远》,这部片子没有讲太多大道理,只是拍摄了几架飞机在天空飞行,画面中出现了“威龙1号”和“玄龙08”这两个名字,以往这些装备只在阅兵式上短暂亮相,这次它们直接展示了实战配合的场景,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威龙1号”这个名字听着像科幻片里的角色,其实它是一种隐身无人机,这架无人机既能执行侦察任务,也能主动攻击敌人的战斗机,它不再只是辅助工具,而是可以当作主力来使用,有人驾驶的战机会带着它一起行动,它负责在前面开路、紧盯目标、甚至直接参与作战,过去这类任务需要飞行员驾驶僚机完成,现在换成机器执行,反而更灵活,也更不怕牺牲。
这个叫“玄龙08”的无人机,虽然没直接说它做什么用,但从画面来看,它在进行电子干扰或者传输数据,这几架无人机各自负责不同任务,一架负责侦察,一架负责攻击,还有一架负责扰乱对方,它们组成一个小组协同行动,这种作战方式在近海或第一岛链区域特别有效,让对手很难进行拦截。

过去的无人机像彩虹和翼龙,主要用来打击地面目标,2023年阅兵时它们也只是列队飞过,现在情况变了,梦远里的无人机能在天上配合行动,有人指挥、无人主攻,美军也在发展忠诚僚机,但我们的做法更进一步,不再依赖集中控制,而是让每架无人机自己做决定。
官方没有提到蜂群这个词,但看那些画面里几架不同型号的无人机同时行动,互相不会干扰,各自负责自己的任务,这说明我们可能已经解决了如何让一群机器协同工作的技术难题,这比单纯增加数量要厉害得多。
这部影片选在空军成立纪念日发布,确实有它的用意,网上经常有人问我们的无人机能不能对抗F-35,官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通过电影展示实际能力,既不会泄露机密,又能让人安心,不像以往那些片子总强调飞行员多么英勇,这次总算把未来空战的样子摆出来给大家看了。
我觉得以后打仗可能真的不需要那么多飞行员了,机器变得越来越聪明,人只要坐在后面进行指挥就行,这个变化来得很快,但没人觉得意外,毕竟这些年咱们的无人机确实进步得非常快,只是现在才慢慢拿出来给大家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