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21亿元竞得三块商住混合地,捂地5年,如今改为纯住宅用地,将再度挂牌拍卖——这则刚刚发布的土拍预申请公告,正在成为引爆青岛楼市格局的导火索。

▲李沧东部三宗待出让地块
1、
捂地5年如今再上拍
2020年7月,青岛海创置业以底价20.9766亿元,竞得了李沧东李板块LC0302-33、LC0303-16及LC0303-17三宗商住混合地,总建面约20.9766万㎡。然而5年过去了,居然一直未动工!不是不想建,是海创真没本事建,要是能建早就建了,实在是当年的“坑”,挖得太大了。
▲三宗待出让地块位置
2020年海创拿下这三宗地,当时的规划里,49%是商业,住宅只占45%,还要配建6%的人才公寓。这是什么概念?差不多一半地要建商场、酒店,剩下的一半里还要挤出部分低价人才房。要知道2020年后,Y情一来,青岛商业地产库存去化周期,直接飙到3年以上,谁还敢砸钱建商业?

▲三宗地块2022年版规划
更要命的是,海创自己也没那么多钱。作为李沧区的平台公司,它的债务压力一直不小。拿地花了21亿,后续开发至少还要砸几十亿,还须自持全部商业、商务面积,自持年限均不低于10年;光商业部分的前期投入,就足以压垮资金链。所以,自2022年第一版规划公示后,项目再也没有一点动静。

▲2025年5月控规调整
这一拖就拖到了土地闲置的红线。按照规定,土地闲置满两年政府就能收回,这三宗地闲置5年,收回重拍是必然。今年5月调整了控规,改为二类居住用地,把商业和人才房全砍了,改成纯住宅,容积率从1.3降到1.11~1.25,总占地面积约15.8万㎡,总建筑面积约18.96万㎡。

2、
低密的“矛盾综合体”?
不得不承认,这三宗地的先天条件确实能打,但毛病也一样突出,简直是块 "矛盾体" 地块。

▲三宗地块的南侧是围子顶和老鸹岭
先说优势。容积率低到1.11,是什么概念?这三宗地,完全可以打造主城少有的纯别墅社区,而且地块就在李村河公园边上,出门就是绿地,周边山林成带、公园环绕,环境条件相当优越。周边生活便利性没话说,未来这里的房子居住体验肯定差不了。

▲三宗地块南高北低,倒坡明显
但缺点也实在扎心。最让人头疼的就是附近没地铁,短板明显;更麻烦的地块处于南高北低的地势,存在明显的倒坡高差,居住体验有一定影响。
对开发商来说,这三块地的体量有点大,总建面18.96万㎡,按照万元左右的楼面地价算,拿地就得20亿左右,如果一家开发商拿,资金压力太大;如果三块卖给不同开发商,又会形成直接竞争——不但前期要溢价抢地,而且后期定价、去化都得卷到飞起。
3、
供应井喷,谁能笑到最后?
如果把视线拉高到整个东李片区,会发现一场供应大战,正在酝酿。算上郑庄板块已经亮相的青特36号、70号地块、丰昊56号地块,加上这次预公告的三宗地,以及郑庄后续等待出让的储备地块,未来两年东李板块,改善住宅的供应将是天量。

▲郑庄片区地块分布图
粗略估算,这些项目总体量将近50万㎡,意味着将有近4000套改善型住宅投入市场,这个数字对于李沧的购买力来说,绝对是个考验。
以往,当同质化产品集中入市时,价格竞争几乎不可避免,但这次可能有所不同。这些地块的拿地成本、产品定位、推出时序都存在差异,这给了市场一定的缓冲空间。
更有可能出现的局面,是产品力的极致比拼。在相同的低密赛道上,谁能做出更惊艳的产品,谁就杀出重围。可以预见,未来李沧东部片区,将成为青岛住宅产品创新展示的窗口。

▲李沧东部LC0303-17地块
这场土地放闸的最大受益者是谁?政府无疑是赢家之一:盘活了存量土地,激活了区域建设,带来了稳定税收。但更大的赢家可能是那些持币待购的改善型购房者——当供应充足、竞争激烈时,开发商不得不拿出更有诚意的产品、更合理的价格、更优质的服务来吸引客户。青岛楼市的这场高端改善大战,已经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