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财可富司机
本周一开盘前的观点:
红利/老登股东认为,连跌几个月就是为了这次护盘。
券商股东认为,一直压着不涨,终于有护盘的机会了。
科技股东认为,科技股进来这么多资金,不会赔本赚吆喝,在大跌的情况下强行卖出。
军工和稀土股东认为,资金会抱团反制概念。
有色和贵金属股东认为,全球主要货币挤水分,资源股还会继续涨。
白酒和消费股东认为,资金要回流内需股,大涨。
小盘股东认为,大盘股抱团即将瓦解,资金风格转换,小盘股要连阳。
创新药股东认为,创新药已经连续利空,再多放几次利空都已经麻木了,必定反弹。
场外踏空资金认为,之前踏空,这次肯定要进来抄底了。
总结:大涨。
本周二收盘后的观点:
牛还在,钱没了。
日前一位叫“10W期权之旅”的网友,就刚经历了这样一场“噩梦”:44个交易日里,他从满心期待入市,到中途盈利几十万,最后眼睁睁看着账户归零,活脱脱上演了一出真人版“人还在,钱没了”。
这位“10W期权之旅”的博主,最初是被另一位期权博主的战绩勾动了心思:对方几天时间就从2万赚到100万,这样的“神话”让他动了入场的念头。于是在8月5日这天,他正式进军期权市场,文章末尾还带着期许祈祷:“希望我也有好运。”

入市最初几天,或许是“新手保护期”生效,他的操作格外顺利。一开始主攻中证1000,后来切换到上证50,第一天就赚了1万,第二天再赚8000元;连赚五天后,累计收益达到5.2万。尝到甜头的他,心态也渐渐飘了,在日志里写道:“这五天真是爽,照此下去,不成了世界首富了?”字里行间满是初生牛犊的冲劲,却没意识到风险早已潜伏。

当意识不到风险的时候,风险就已经来了。随着中证1000回撤,他坚持做多,8月14日一天就亏了2.5万,盈利回撤50%。随后,他陷入“追高-恐高-止损”恶性的循环。8月19日再次迎来爆亏,一天亏了2.5万。事后他复盘时满是懊悔:“高点追了中证1000,扛到有盈利没走,结果在最低点止损;换仓上证50后,又遇上单边下跌一下午,连一点反弹都没有。忙活半天,一把回到解放前。”
更大的风浪还在后面。入市第11天,他迎来了“高光时刻”——单日狂赚10万,日志里满是慌乱又兴奋的情绪:“慌乱,手足无措,语无伦次,我的天,这是要逆天改命了吗?”到了第14天,又赚1.8万的他,心态已经彻底放松:“今天没有上周三的兴奋了,就像是捡钱一样的行情,无非是拿碗盛还是用锅接的区别。”盈利的快感,让他彻底忘了期权市场的凶险。
时间来到9月,市场波动加大,博主的盈亏起伏也越来越剧烈。9月3日单日亏损3.7万后,他脑子一热,直接充值90万,将本金拉到100万,想靠“重仓翻盘”;可现实给了他更重的一击,9月4日一天就亏了17万,刚加的本金瞬间缩水。

9月5日指数大涨,博主终于冷静下来复盘:“越亏越加仓,最后割肉出局,典型的赌徒经历。静下来看,还是太嫩了,不适合百万资金操作,出金50万,以后期权期指一起做,期权做短线,日内必须出,期指长线。”
之后凭借着空仓观望和做超跌反弹,博主的账户开始回血:9月11日单日回血14万,他又找回了熟悉的感觉。甚至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一年挣一百万。”

国庆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他小赚0.7万。还兴致勃勃制定了节后计划:“如果节后低开,也许是买入好机会;我不会心灰意冷;如果高开,就兑现走人。依然乐观,毕竟在牛市里。”
可谁能料到,10月14日他突然发了一个“大结局,归零了”的帖子,字里行间满是绝望:10月13日集合竞价全部清空持仓结束以后,历时40多个交易日的期权交易,最终亏完了所有本金,最高的时候利润20多万,昨天早上亏完所有利润与本金。

他进一步说明了亏损的原因,“上周有个期指被套,他违背原则增仓加了期权,买了50左右的股指股权,周一开盘集合竞价卖了,沪深300和中证1000都卖了,期指也平了,合计亏损30多万,心灰意冷了,辛辛苦苦挣的钱,一会没了,所以决定痛改前非,告别金融市场。“

从最初准备”大干一场“,到最后被市场”大干一场“;从渴望一年赚100万,到把多年辛苦攒下的钱亏得一干二净,前后不过40多个交易日。对这位博主来说,这段经历像一场荒诞的噩梦,醒来只剩空荡的账户。
期货/期权的风险有多大?司机不至一次在文章里写过。详见《牛市爆仓,太惨了!》《百亿私募敦和资管神操作:财经大V被迫交割1500吨苹果现货》。
最近,期货日报搞了一次全国期货(期权)实盘交易大赛,更是用数据印证了这份凶险。数据显示,这次参赛的上榜人数一共有167928人,虽然期末权益最高的时候达到521.70亿元,但最终整体净利润是-10.79亿元。
更扎心的是,盈利的人只有36848个,占比刚过21.94%。也就是说,近八成参赛者都亏了钱。连专业参赛者都难逃亏损,更何况像这位博主一样,可能连基础概念都没搞懂,就靠“羡慕别人赚钱”入场的散户?

再看大赛分组数据,普通投资者集中的轻量组表现最差,盈利人数占比垫底,是所有组别中唯一亏损,亏损金额达到53亿。量化组虽然有7.56 亿元盈利,但那是靠专业算法和团队操作,普通散户根本学不来;高净值组能以62.69%的盈利占比,赚到33.83亿元,靠的是大资金抗风险能力,和小散户的本金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更让人揪心的是,比赛期间整体净利润最低跌到过-34.03亿元,很多人都是先赚后亏。就像这位博主,尝过赚钱甜头后,总觉得“还能赚更多”,最后把本金都搭了进去。
这位博主44天账户归零的经历,并非个例,而是无数盲目入场散户的真实写照:看着别人的盈利截图心动,抱着“赚快钱”的想法冲进高风险市场,然后重复“满仓买、赚了不愿走、亏了拼命补、最后归零”的循环,最后只能在亏损的泥潭里束手无策。
期权的“以小博大”背后,藏的是“以小博没”的风险。牛市里的“赚钱神话”旁边,站着的是更多“本金归零”的悲剧。在市场里,守住本金永远比追求暴利重要,懂规则永远比赌行情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