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爆料称,现在行业里有个挺明显的现象——那些“脸熟但叫不上名字”的演员,好像越来越难接到戏了。他口中的这群人,就是我
有网友爆料称,现在行业里有个挺明显的现象——那些“脸熟但叫不上名字”的演员,好像越来越难接到戏了。

他口中的这群人,就是我们常说的“腰部艺人”。不是顶流,但也有过代表作;名字观众眼熟,却又算不上真正的“收视保障”。以前平台敢给他们主角戏,现在制作方却更谨慎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看起来是预算在调整。长剧的投入在收缩,短剧成了新热门。但短剧制作周期短、成本低,往往更愿意用新人或者性价比更高的演员。而那些已经有过一些作品的腰部演员,片酬不低,但实际带来的流量又不够稳定,在制作方看来,就显得有点“尴尬”。
另一方面,演员自身的选择也在无形中缩小了机会。有的演员对角色很挑,非主角不接,或者不愿意演小成本作品。而市场上真正能担纲主演的机会又有限,结果就是工作天数越来越少,甚至有人大半年都接不到一部戏。

有意思的是,不少观众对这个现象并不感到惋惜。网上有人留言说:“最近看剧,发现有些面孔终于不见了。”还有人说:“是不是以后剧本会更用心一点?”听起来,大家并不是针对某个演员,而是对过去那些“演技尴尬、剧情注水”的作品积累了太多不满。
也许这个阶段,不只是淘汰,更像是一次行业的自我整理。当资源不再那么轻易可得,制作方会不会更看重剧本和演技?演员会不会更珍惜每一个机会?而观众,会不会终于等到更多值得认真看的好故事?
时间会给出答案。但可以感觉到的是:这个行业,正在悄悄地改变着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