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车企维权背后:包容与底线,新能源行业需坚守良性竞争底线!

近日,比亚迪起诉自媒体账号“王悟空说车”网络侵权责任纠纷一案终于宣判了,法院认定被告所发表针对方程豹品牌车型的贬损言论确

近日,比亚迪起诉自媒体账号“王悟空说车”网络侵权责任纠纷一案终于宣判了,法院认定被告所发表针对方程豹品牌车型的贬损言论确认构成了名誉侵权,因此判令其公开赔礼道歉并支付31.38万元赔偿款。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转发公告时明确表态,企业能理解媒体基于不知情的误解性内容,却绝不容忍“为了黑而黑”的恶意诋毁,这一态度既彰显了企业的包容,也划清了舆论监督与侵权抹黑的界限。

其实这起案件并非个例,作为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比亚迪近年来屡遭“黑公关”侵扰,此前起诉自媒体博主“龙猪-集车”胜诉获赔201.87万元便是佐证。事实上,车圈“拉踩同行”、“阴阳友商”等乱象早已存在,新华社评论直指其核心危害:不仅误导消费者决策,更会分流企业研发投入,阻碍产业高质量发展。之前中央网信办也已出手整治,关闭了“王悟空说车”等多个恶意抹黑汽车企业的账号,释放出规范行业秩序的明确信号。

面对乱象,比亚迪的反击颇具代表性。从2021年悬赏5-100万元打击黑公关,到2022年将奖励提升至5-500万元,再到持续对侵权账号提起诉讼,企业以法律为武器捍卫合法权益的决心显而易见。而李云飞总多次强调的包容与底线,明确表示接受基于事实的监督批评,但对恶意侵权和为黑而黑则直接零容忍,无不更体现作为一家头部企业的理性与担当!

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清朗的市场与舆论环境至关重要。技术竞争才是良性之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终究源于研发创新与产品实力,而非恶意抹黑的“舆论战”。因此,比亚迪的维权行动,不仅是对自身权益的保护,更是对行业生态的净化。期待更多企业坚守良性竞争底线,将精力聚焦于技术突破与服务升级,共同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筑牢向上根基,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