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全网追问:中国移动联手这些“巨无霸”,究竟要干什么?

10月12日,广州。在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算力网络联合创新论坛”现场,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慧镝面对来自中国石油、国家

10月12日,广州。在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算力网络联合创新论坛”现场,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慧镝面对来自中国石油、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能建等20余家中央企业,以及鹏城实验室、中国信通院、清华大学、华为、中兴等近百家产学研用合作伙伴代表,宣布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数字。

这场聚集了28家央企、近百产学研机构的论坛背后,中国移动正携手一批“巨无霸”企业,以算力网络为纽带,编织一张名为“算力网络创新联合体”的网。

雄心:打造算力“联合体”

算力网络创新联合体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2024年8月,中国移动算力网络创新联合体在南京成立。短短一年间,这一联合体已汇聚28家央企,产学研伙伴覆盖全产业链近百家,持续推进“升级行动”走深走实,构建起全新的产业创新合作体系。

联合体之所以能够如此快速的步入正轨,少不了从其诞生之初就肩负着的特殊使命的影响——汇聚产学研各界力量,共谋算网技术创新之道,推动算力网络从概念原型走向产业实践。

图源AI

突破:从概念到产业实践

论坛上,李慧镝详细阐述了一年多来的具体成果。在产业合力攻坚方面,联合体建设了30余个创新载体,突破了算网大脑、智算高速互联、边缘算力等32项关键技术。

在成果转化方面,联合体形成了万卡智算中心、中训边推、数据快递等解决方案,携手18家央企打造了20个算网标杆应用,在百余地市落地超200个算网项目。

放眼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算力基础设施的服务形态和运营模式,全球主要国家围绕AI算力、算法、数据等核心要素展开战略博弈,竞争日趋白热化。

图源AI

面对这一趋势,李慧镝表示中国移动将协同产业持续发力:

一方面锚定AI发展方向,打造算力网络创新高地。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共同推动算力互联互通标准和规则体系建设,前瞻布局量子计算、类脑计算、光互联等前沿方向,探索算电协同、算力交易、算数融合等新场景,不断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

另一方面优化协同创新机制,完善成果转化落地体系。联合承担国家级重大科技项目,打造开放共享的实验装置与中试平台,推动成员单位创新资源共用、技术成果共享、发展成果共赢,开展重点领域供需对接,探索国资央企成果快速应用机制,让算力网络创新成果在各行业实现落地应用。

成果:从技术到行业赋能

本次论坛最引人注目的环节,是中国移动携手一众央企共同发布算力网络创新联合体十大成果。这些成果涵盖了从技术突破到行业赋能的广泛领域。

算网技术突破方面

中国移动发布的成果包括算网智脑、移动云海山数据库、解耦型冷板式液冷机柜、以太网PHYsec原型样机、自主可控芯片及软件计算引擎等。

这些成果体系化地引领着算网行业创新,夯实国产化算网基础设施技术根基。

算网行业赋能方面

中国移动发布了“启航”民航大模型、农业种植大模型、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大模型、机务维修大模型、AI智能建造平台等成果。

这些成果全面赋能智慧民航、农业种植、矿山安监、水利建筑等行业场景,推动算力网络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算电协同发展方面

中国移动联合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大唐、中核集团等发布了算电协同调度平台暨算电协同联合创新计划,推动算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智算赋能行业方面

中国移动集聚华为、中兴、新华三等产业伙伴发布“国芯国连”智算开放互联GSE生态攻坚计划及GSE2.5版标准,全力突破智算关键技术。

前沿融合创新方面

中国移动发布算力网络光电混合技术系列白皮书、中国移动基础网络前沿技术白皮书,加速了光计算光互连从技术策源向产业应用演进。

随着AI时代的到来,算力已经开始逐步成为像水和电一样的基础资源。中国移动联合28家央企、近百家产学研机构打造的不仅是一张算力网络,更是支撑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万能插座”。

相信当算力如水一样随处可得、如电一样即插即用,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将迎来全新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