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它解放了人的双手,却考验着人的心智。当它日益“聪明”,我们该如何守护人性的底色,找回生命的确定感?——心智教育体系创始人包丰源老师
李开复曾预言,未来十年,40%的人类工作将被AI取代,贫富差距可能进一步扩大。而当AI日益“聪明”,我们该如何守护人性的底色,找回生命的确定感?
微信之父张小龙在2018年腾讯员工大会上曾说:“善良比聪明更重要。AI可以比你更聪明,但你比AI更善良。”
这句话,在今天愈发显得深刻。
2023年,内蒙古有人借助“AI换脸”技术,10分钟骗走430万元;同一年,美国社交平台疯传“五角大楼爆炸”的虚假图片,引发社会恐慌。
技术本身无善恶,但它放大了人性的选择——是选择利用技术行恶,还是以良知驾驭技术,传递善意?

01
感受力,是AI难以替代的“人性温度”
回想一下,你上一次开心是什么时候?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89%的年轻人觉得生命没有意义,而美国约20%–50%的人长期感到孤独,与世界失去联结。
我们在手机上寻找美好,却忘了美好是踏出门的那一刻;
我们为屏幕中的苦难落泪,却忽略了身边人的情绪;
我们习惯用“都可以”“无所谓”回应生活,却遗忘了内心深处对美好的悸动。
广州学员李国斌曾感触: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与父母之间心与心的连接力在慢慢减弱。我甚至想不起来上一次自己因为父母难过而跟着流泪是什么时候了。”
“我们慢慢失去了流泪的勇气和感动的力量。”他说道。

在第14期“关爱健康 从心出发”身心健康营中,一位学员分享了她长久以来肩颈疼痛的困扰。在课堂的情绪释放练习中,她第一次意识到,那不仅是身体的淤堵,更是多年来“扛起一切”的委屈与压抑。
当她允许自己感受并释放这些情绪时,肩膀的紧绷感随之减轻,身心变得轻盈。
另一位学员因长期胸闷走进课堂,在四天的学习中,她找回了与自我身体的链接感。她说:“几十年了,从没像现在这样,能清晰地感受到呼吸的顺畅,心的打开。”
正如包丰源老师所说:“未来,人的价值不在功能,而在创造深度的情感连接。”

8月26日,四川爱康德、四川不二室、德阳爱德康联合举办了“感恩父母”音乐沙龙活动:
有朋友分享,听到悦耳的音乐,感受到了父母浓烈的爱意,在与父亲的争执中照见自己。
她终于看见了曾经的自己,明白了一直以来对美好事物追求的不配得感的由来。释然的同时,她也读懂了父亲对自己一直未变的爱。

这份感受,是她不曾有过的。也正因如此,她更加珍惜家人,也坦然接受了自己。
正如主持人的价值不在播报,而在创造心与心的链接;医生的价值不在开药,而在传递希望与信任。
感受力,是人与AI的本质区别,也是唤醒善良的第一道门。

02
心力,是AI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你是否曾有这样的体验:
明明睡了很久,却依然疲惫;
想专注做事,却总被碎片信息带偏;事后懊悔,却无力改变?
这并非懒惰,而是心力的流失。
什么是心力?
心力,是内在能量的源泉,是面对变化仍能稳定前行的生命底气。
在广州的课后分享会上,潘曙的分享令人动容。他有着30年的从业经验,并保持着100%的成功率,却依旧缺乏激情和前进的动力,没有力量感。与此同时,他的儿子也同样缺乏力量感,走进心智教育体系学习,一家人的变化让人触动不已。
潘曙不仅找回了力量感,更与太太收获了“崭新”的爱情。如今,儿子也重拾力量投身教育事业,能量满满。

另一位学员长期肠胃不适,在情绪疏导中,她看见内心的那份不接纳与童年时“必须听话”的压抑有关。当她学会表达真实感受,身体也随之舒缓。
提升心力的方式是,唤醒生命,唤醒本自具足的内在力量。
正如包丰源老师所言:“人不是要向前走,而是要往回看,相同的自己无法创造不同的未来。”
8月28日,在贵州兴义举办的主题分享会上,主持人毛梓晰介绍了“文件包”理论,通过案例分析,让大家看到了“文件包”对人生的影响。
我们在12岁以前发生的、与父母相关的情绪事件会形成细胞记忆,影响了日后的认知与行为模式。

8月30日,广西南宁举办的第37期读书分享会让大家看到,“文件包”如何塑造了今天的自己,并影响着下一代。
有朋友在公众面前发言时感觉害怕、紧张,自己的孩子也是如此;
有朋友看不惯孩子在家庭聚会上总爱迟到,自己也有类似情况让别人看不惯;
有朋友分享小时候被班主任敲脑袋时感觉很没面子,日后事事要面子,儿子也很要面子;
有朋友说父亲儿时经常打骂自己,如今自己也带着这样的情绪对待孩子。

AI时代,我们比拼的不是技能,而是心的能量。
清理过去积压的情绪,提升心的力量,才能真正活出生命的主动权。
从“我没有什么”变成“我拥有什么”;
从“我做不到什么”变成“我可以做到并做好”;
从“我不接纳什么”变成“我感恩什么”……
你会发现,你也可以成为那个有力量、有温度、有心力的人。

03
爱,是AI无法替代的终极能力
一个在社交媒体上获赞10万+的视频中,一位剑桥大学人工智能博士分享道:“感恩与慈悲,是拯救人类的唯一方式。”
爱,不是情感鸡汤,而是生命最根本的能量。
在广州课后分享会上,王广英分享她的转变。
最初,她和丈夫对女儿接触心智教育持怀疑态度,直到亲眼见证女儿变得开朗、有担当、事业有成,甚至在长途旅行中开车13个小时依旧能量满满。她走进课堂,当情绪释放转念后,真正明白:“健康的底色,是家庭关系。”

她开始向亲友分享课程收获,赠送包丰源老师的书籍,将这份爱与觉察传递下去。
这正是爱的能量流动——从一个人,到一个家庭,再到一个群体。
包丰源老师曾以胖东来为例,阐释“利他即利己”的智慧:
顾客买了一半的西瓜觉得不甜,可以全额退款;
超市公开进货价,打明牌经营;
对提意见的顾客奖励500元,感谢他们花时间帮助提升服务。
胖东来的成功,不是模式的胜利,而是爱的实践。

04
从“心”出发,做AI时代的“人”
包丰源老师说道:“AI的底层逻辑是,工具为器,仁心为道。”
AI可以替代重复的劳动,可以模拟人类的语言,但它无法感受一次真诚的拥抱,无法理解一份无条件的爱,更无法体会生命与生命的共振。
心智教育20年来,始终致力于帮助人们从“心”认识自己,找回感受力、心力与爱的能力。
正如一位学员所说:“我来这里不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唤醒自己。”
AI是工具,而心才是本源。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的时代,愿我们都能从心出发,以感受力连接彼此,以心力活出尊严,以爱传递温暖——因为这,才是人性永不褪色的善良与光芒。

留言区开放丨暖心征集
🔺AI时代,您认为该如何唤醒人性的善良?欢迎来评论区分享您的感悟,一起提升生命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