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有相逢,笔墨总关情。
2025年11月1日下午,“马鞍山与长江文化惊鸿美术馆全国名家同书经典邀请展第四回·山水多奇踪” 在惊鸿美术馆启幕。这场以李白诗意为脉络、以长江文脉为背景的书法艺术盛宴,由省文联指导,省书法家协会、省美术馆,马鞍山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文联、市外办、中共雨山区委、雨山区政府和安徽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联合主办,惊鸿美术馆与安徽省美术馆联盟共同承办。来自全国各地书法界的专家、学者、书法爱好者,以及众多新闻媒体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跨越千年的诗书对话。

开幕式现场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永红,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晓焱,市政协副主席贺应旭,市政协副主席、安徽工业大学副校长郑啸,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志平,中共雨山区委书记沈春霞,市政府副秘书长白文化等领导,韩国书法家协会庆南支会会长郭廷宇,韩国书法家协会昌原支会前任会长李炳南,韩国书法家协会昌原支会副会长赵范济,中书协理事、中书协培训中心主任高庆春,中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李明,中书协理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辉,中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培训中心教授李国胜,中书协行书委员会委员王金泉,中书协行书委员会委员提俊丰,江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曹端阳,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戴瑞,天津美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副院长魏云飞,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梁小钧,浙江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鞠云停等嘉宾,马鞍山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新闻传媒中心、市外办、市文旅局、市妇联、市文联、市侨联、市社科联、安工大艺术与设计学院、采石风景区管委会、江东文旅集团、马鞍山画院、雨山区委宣传部、侨商联合会、市书法家协会负责同志及部分书法家、书法爱好者参加了开幕式。

签到

展览策展人、惊鸿美术馆馆长胡晓明在欢迎辞中表示,惊鸿美术馆将始终植根诗城、守望文脉,以挖掘地域文化的时代价值为己任。她衷心感谢安徽省文联的悉心指导,马鞍山市委、市政府的深切关怀与有力推动,以及省美术馆、省书协的倾力相助。同时,她也向来自全国31个省市的百位书法名家,以及日本、韩国的十位国际友人表达诚挚谢意,感谢他们以精湛笔墨诠释经典、传递诗心,让千年的文字生温、诗意成形。特别致谢天津美术学院魏云飞教授,以其倾情创作的李白诗意画,为展览增添了浓厚的学术与艺术内涵;也由衷感谢韩国书法名家李炳南先生的积极参与,为“同书经典邀请展”迈向国际化提供了宝贵支持。

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平代表主办方致辞,对莅临现场的中外书法家、各位领导、嘉宾及广大市民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并向胡晓明女士、惊鸿美术馆团队及各承办单位的辛勤付出致以衷心感谢。他指出,安徽山水如诗,是李白创作的不竭源泉;马鞍山作为诗仙流连之地,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记忆。惊鸿美术馆作为本地民营文化机构,四年来持续以书法为媒,举办“同书经典邀请展”,系统传承长江文化与李白诗韵,品牌影响日益扩大。本次展览汇聚全国31省市及日韩艺术家的墨宝,聚焦李白在安徽十大游历地的诗篇,并于省美术馆首展,规模与内涵超越以往,生动诠释了“文化因交流而生生不息,诗歌因传承而熠熠生辉”的实践意义,值得充分肯定。

省书协主席李明在致辞中说到,李白在安徽留下的百余首诗作,不仅是文学瑰宝,更是这片土地与诗人灵魂共鸣的永恒见证。它们如一幅流动的江淮长卷,既记录山水神韵,也镌刻诗人情怀。而今,我们以书法为舟、笔墨为楫,邀约全国乃至国际书家,共绘这场“诗书相映”的艺术盛宴。篆之古朴、隶之庄重、楷之法度、行之流丽、草之奔放——每一种书体皆以独特语言回应千年诗心,构建属于当代的笔墨气象。本次展览,既是对李白诗路的回溯,亦是对长江文脉的赓续。我们致力于在传统中融入当代视角,于笔墨间激活文化基因,让李白诗情在今日书写中焕发新生。愿此展不仅成为一场审美之旅,更成为连接古今、贯通山水的文化对话。让我们在墨韵诗情中,共感山水之奇、笔墨之韵、文脉之承。

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陈永红,市政协副主席、安徽工业大学副校长郑啸共同为安工大艺术实践基地揭牌。

郑啸校长为惊鸿美术馆馆长胡晓明颁发校外导师聘书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展览观展
“山水多奇踪”,既是李白对安徽山水的赞叹,也成为此次展览最贴切的注脚。通过“一诗一景,一书一画”的策展脉络,不仅重现了李白笔下的山水意境,更让书法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展览共计展出作品121幅,其中国内书法作品101幅,日韩书法作品10幅,主题诗意山水画作品10幅。作品以李白在安徽行迹为脉络,以李白在安徽留下的《望天门山》《夜泊牛渚怀古》等千古名篇为创作主题,篆、隶、楷、行、草诸体兼备,笔走龙蛇,墨韵生香。书法家们以精湛的技艺与深厚的人文情怀,将诗仙笔下的皖山皖水与千古豪情凝于笔端,为观众带来一场诗书合璧的艺术盛宴。

展厅






观展



中韩书法交流笔会
开幕式还特别邀请中韩两国艺术家代表现场笔会,以墨会友、以笔抒情,在同样的汉字、不同的笔锋间,展开了一场跨越国界的艺术对话,生动诠释了文明互鉴的深刻内涵。







山水诗都马鞍山,期待下一次相逢。
供稿:惊鸿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