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消息,参加以知名品牌名义组织的时装表演秀,让自己的孩子在T台亮相,拍摄时尚的照片视频......这对不少家长都很有吸引力。不过,一些看似高大上的活动,背后可能暗藏猫腻,甚至变成别有用心之人的敛财工具。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就审结了这样一起案件:两人冒充某国际品牌组织儿童时装秀敛财,最终,他们因犯假冒注册商标罪而双双获刑。

上海警方及法院披露多起假冒国际品牌组织儿童走秀的诈骗案件,不法分子通过虚构品牌授权、伪造高端秀场形象,向家长收取高额报名费牟利,涉案金额动辄数十万至数百万元。
通过社交平台发布带有国际品牌标识的走秀活动信息,宣称“巴黎儿童时装周”“奢侈品牌赞助”等,吸引家长支付3000元至上万元不等的报名费。冒用DIOR、GUCCI等奢侈品牌名义,在宣传海报、活动现场及社交平台使用品牌Logo,营造“官方合作”假象。

与培训机构签订含“一线品牌赞助”条款的合同,收取数千至数万元“品牌授权费”,实际未获任何品牌方许可。

普通走秀收费1000-1500元/人,高奢类品牌收费高达5000元至6万元/人,部分家庭为购买“秀服”花费超万元。

活动场地多位于市郊,通过网购仿制服装并更换品牌商标、水洗标以增强迷惑性,禁止家长接触服装细节以掩盖真相。

假冒注册商标罪:根据《刑法》第213条,未经许可在“组织时装表演”(第41类服务)中使用相同商标即构成犯罪。

违法所得认定:以报名费作为入罪依据,而非服装销售金额。例如黄某7场活动获利80万元,王某参与4场获利50万元。

法院判决结果:
主犯黄某:黄某7场活动获利80万元,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罚金160万元。

从犯王某:王某参与4场获利50万元。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罚金5万元。

此类案件利用家长“望子成星”心理,通过服务商标侵权牟利,需加强法律意识与品牌保护。家长需警惕“高收费+国际品牌”宣传组合,正规儿童走秀活动费用通常为1000-1500元,远低于涉案活动报价。若发现品牌标识使用存疑,可通过商标局官网查询授权信息。
此类案件暴露了儿童才艺培训市场的监管漏洞,建议选择资质齐全的机构,并保留合同、缴费凭证等维权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