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周末总往山里跑、平时挤市区通勤的户外爱好者,我之前的座驾总让我陷入 “两难”:燃油 SUV 能跑野路但市区油耗高,纯电 SUV 通勤省却怕磕底。直到上个月试驾捷途山海 T1 四驱发现版,这台 15 万级的三电机真四驱方盒子,才终于让我找到 “城市不憋屈、户外不胆怯” 的平衡。提车 20 天,从早高峰的环线拥堵到郊外的碎石野路,从带朋友露营煮火锅到帮家人拉家具,累计跑了 1100 公里,它的 “可城可野” 不是宣传语,而是每个场景里都能摸到的实用。今天不聊枯燥参数,只分享作为户外 + 通勤双需求用户的真实感受:为啥 15 万级想选 “全能方盒子”,我更倾向这台?

第一次在 4S 店见到山海 T1,方方正正的造型就戳中了我 —— 不是浮夸的 “硬派”,而是透着 “能装、好用” 的实用感。这种方盒子设计,对户外爱好者来说,比溜背 SUV 实用太多。
(一)外观:辨识度够高,细节藏着 “户外友好”山海 T1 的方盒子轮廓很显眼,停在小区停车场,邻居路过总问 “这是新出的越野车吧?看着挺结实”。四叶草造型的大灯白天亮起来有辨识度,晚上照明够亮,郊区没有路灯的路段,远光打开能照到路边的碎石;贯穿式的地平线灯带解锁时会 “流水”,朋友说 “比他的车多了点仪式感,晚上找车一眼就能看见”。
最实用的是固定式侧踏板,不是那种 “装饰性” 的细条,而是宽 15cm 的实心踏板。带邻居家 5 岁的小孩上车,他能自己踩着上去,不用我抱;我妈膝盖不好,上下车时踩着踏板,不用使劲弯腰,她说 “比之前坐的 SUV 方便,不用踮着脚”。踏板还能临时放东西,上次露营时,我把折叠桌椅放在上面,腾出手来搬帐篷,省了不少事。
车身尺寸 4706×1967×1840mm,轴距 2810mm,看着不算特别大,但实际空间比想象中宽敞。我 183cm 的身高,站在车旁不会觉得 “压抑”,停车时也比硬派越野灵活,小区的窄车位能轻松停进去,不用来回倒腾。

捷途山海T1(逛导购)
(二)空间:装得下露营装备,后排坐三个人不挤后备箱是方盒子的 “核心优势”,常规容积有 520L,我实测过:
城市通勤:放 1 个 20 寸背包 + 1 个笔记本电脑包 + 1 箱矿泉水,还有空间放折叠伞和充电器;
周末露营:装 2 个 28 寸行李箱(装换洗衣物)+1 个双人露营帐篷 + 1 套折叠桌椅 + 1 个 6L 电煮锅,居然还有余量放零食袋和驱蚊液;
帮家人拉家具:放倒后排座椅,容积扩展到 1800L,装了一个小型衣柜(拆卸后)+3 个纸箱,不用叫货拉拉,自己就能搞定。
后排空间也够实用,坐三个 175cm 的朋友,中间的人不会觉得挤,地台几乎纯平,脚能自然放在上面,不用岔开腿。上次带朋友去露营,后排三个人聊了一路,没人喊 “腿酸”,比我之前的紧凑型 SUV 舒服太多。
车内还有 18 处小储物空间,太懂户外爱好者了:
门板储物格能放下 4 瓶 500ml 矿泉水 + 1 把折叠工兵铲,我总把工兵铲放在这里,遇到小土坡能挖一挖;
中控台下方的隐藏储物盒,放了我的露营攻略手册 + 打火机 + 充电宝,随手就能拿;
后排座椅侧面有网兜,放了朋友的墨镜和帽子,不会乱晃。

捷途山海T1(用车口碑)

捷途山海T1

捷途山海T1

捷途山海T1
二、城市通勤:147km 纯电够一周,平顺省油不憋屈作为每天要跑 45km 通勤的打工人,“省成本、够灵活” 是核心需求。山海 T1 的纯电续航和平顺性,让我彻底告别 “市区开越野费油” 的烦恼。
(一)纯电续航:一周充一次,比燃油车省一半提车后我特意测了纯电续航:周一满电(表显 147km),每天通勤 45km(早高峰拥堵 + 晚高峰顺畅),开空调(24℃)、听音乐,周五下班回家还剩 32km,周末带家人去市区商场(来回 20km),还剩 12km,一周充一次电完全够。
之前开燃油车,每天油费大概 40 元,一个月 1200 元;现在用纯电,家楼下充电桩 0.56 元 / 度,充一次电(147km 约 18 度电)只要 10 元,一个月电费 50 元,省了 1150 元,够买两顶新的露营帐篷。
充电速度也够用,快充桩从 30% 充到 80% 用了 45 分钟,我午休时在公司楼下充电站充,喝杯咖啡、吃个简餐的功夫,就能补够 100km 续航,不用特意等。家用 220V 慢充从 0 充到 100% 需要 8 小时,晚上睡前插上,早上起来满电,不耽误事。
(二)动力平顺:起步不冲,超车够劲纯电模式下的平顺性超出预期,没有燃油车的换挡顿挫,起步时轻踩油门,车慢慢加速,不会像有些性能车那样 “窜”,早高峰跟车很从容。有次在环线遇到加塞,我轻踩油门就能跟上,不会 “慢半拍”。
就算亏电状态,动力也够。上周纯电跑完忘了充,亏电状态下开了 50km,油耗 5.8L/100km,加 200 元 92 号油(8.3 元 / L)能跑 420km,比我之前的燃油 SUV(百公里 8.5L)省了 30%,就算偶尔忘了充电,也不用心疼油钱。
方向盘是电动助力,手感适中,女生开也不费劲。我老婆试了一次,说 “比家里的老车好把控,窄路会车不用慌”。最小转弯半径 5.7 米,小区的直角转弯能一把过,不用来回倒,比很多方盒子车型灵活。
(三)车机与舒适:8155 芯片够流畅,语音控制不分心15.6 英寸的悬浮屏搭配高通骁龙 8155 芯片,操作很流畅,打开导航、切换音乐、调空调,没有卡顿,像用高端平板一样。我之前试驾的某款车型(不说品牌),车机偶尔会 “死机”,山海 T1 用了 20 天,没出现过一次卡顿。
语音控制支持分区唤醒,特别实用:
主驾说 “打开主驾空调 23℃”,只调主驾温度,副驾不受影响;
后排朋友说 “播放《户外露营歌单》”,车机直接切换,不用我回头操作;
我妈说 “导航到菜市场”,车机能准确识别地址,还会推荐最近的停车场。
座椅的舒适度也够,用的是仿麂皮面料,夏天坐久了不闷汗,主驾有 6 向调节,我调整好后,腰背能贴紧靠背,开 1 小时通勤也不觉得累。方向盘是皮质的,冬天握着手不凉,比塑料方向盘舒服太多。
车内隔音做得不错,时速 60km/h 时,风噪和胎噪都很小,听音乐不用调大音量。上次早高峰堵车,我放着轻音乐,看着窗外的车流,居然没觉得烦躁,比之前开噪音大的车舒服多了。

捷途山海T1

捷途山海T1

捷途山海T1

捷途山海T1
三、户外轻越野:三电机四驱够稳,碎石陡坡不胆怯作为周末总往山里跑的户外爱好者,“能走烂路、不磕底” 是底线。山海 T1 的三电机四驱和通过性,让我敢去之前不敢去的野路。
(一)三电机四驱:亏电也有劲儿,碎石路不打滑最让我惊喜的是 “三电机四驱”—— 不管满电还是亏电,四驱都能正常工作。之前试驾的某款插混 SUV,亏电时四驱像 “没力”,过碎石路总打滑,山海 T1 完全不会。
上周去城郊的 “老河道”,那段路全是碎石和小坑洼,我切换到 “泥地模式”,XWD 全自动智能四驱系统很快分配好前后轴扭矩,车轮压过碎石时没有打滑,车身保持平稳。我妈坐在副驾说 “比之前去农家乐的路稳多了,不用抓着扶手”。
还有次遇到 25° 的小陡坡,我开启 “蠕行模式”,不用踩油门刹车,车自己以 5km/h 的速度缓慢前进,方向盘能轻松控制方向,不会 “溜坡”。下坡时开启 “陡坡缓降”,车速稳定在 10km/h,不用一直踩刹车,避免刹车片过热,对我这种越野新手太友好了。
(二)通过性:185mm 离地间隙,小坑洼不磕底山海 T1 的最小离地间隙 185mm,接近角 28°、离去角 29°,应对轻越野完全够。上次去山里的露营地,有段路有个 30cm 深的小坑,我慢慢开过去,没有磕到底盘,下车检查时,只有护板有轻微划痕,车身没事。
还有次过小土坡,车头不会蹭到地面,离去角够大,车尾也不会刮底。同行的朋友开的两驱 SUV,在土坡前不敢过,最后跟在我后面慢慢走,他说 “早知道选四驱,省得担心磕底”。
轮胎是 235/60 R18 的 AT 胎,抓地力够强。在湿滑的泥路里,轮胎没有打滑,车身稳稳前进。我特意试了急加速,轮胎没有空转,动力平稳输出,不会像两驱车那样 “甩尾”。

捷途山海T1

捷途山海T1

捷途山海T1
四、露营场景:6.6kW 外放电够爽,空间拓展像 “移动营地”对露营爱好者来说,“能装装备、能外放电” 是刚需。山海 T1 的外放电和空间拓展,让我每次露营都被朋友羡慕。
(一)6.6kW 外放电:煮火锅看电影,用电自由山海 T1 支持 6.6kW 对外放电,比我之前的便携电源功率大太多。上次带朋友露营,我接了三个设备:
2200W 的电煮锅:煮番茄牛腩火锅,20 分钟就煮开,四个人吃了半小时,电只消耗 5%;
800W 的投影仪:晚上放露天电影,用了 2 小时,电消耗 3%;
500W 的小冰箱:冰着可乐和水果,用了 4 小时,电消耗 2%。
全程用了 6 小时,电量从 50% 降到 38%,还剩 12% 够返程,不用担心里程焦虑。之前用便携电源,煮一次火锅就没电了,现在有了外放电,终于能实现 “露营用电自由”。
放电接口在后备箱,有专门的防尘盖,下雨时也不用担心进水。连接放电枪很简单,老人也能操作,我妈帮我插过一次,说 “比插电饭煲还容易”。
(二)空间拓展:放倒座椅当床,比帐篷舒服后备箱放倒后排座椅后,能扩展到 1800L,我铺了一个双人充气床垫,两个朋友能躺在上面休息,比帐篷舒服太多。晚上山里有点冷,我打开空调,车内温度保持在 22℃,睡得很踏实,不用像以前那样裹着睡袋还觉得冷。
还有个 “隐藏用法”:后备箱的遮物帘能拆下来,挂在两个树之间当遮阳帘,下面放折叠桌椅,中午吃饭时不会晒到。上次露营,其他家庭都在太阳下吃饭,我们在遮阳帘下吹着风,舒服多了。
座椅的灵活性也够,后排座椅能按 4/6 比例放倒,我放了一个折叠自行车在右侧,左侧坐人,不用完全放倒,兼顾 “载人 + 装装备”。之前的车要完全放倒才能放自行车,只能少带一个人,现在不用妥协。

捷途山海T1

捷途山海T1

捷途山海T1

捷途山海T1
五、极限安全:车身刚性够硬,电池防水不担心户外出行,“安全” 是底线。山海 T1 的车身刚性和电池安全,让我敢去稍微复杂的路况。
(一)车身刚性:78% 高强度钢,小剐蹭不怕山海 T1 用了 78% 的高强度钢,21% 的热成型钢,车身扭转刚度 28000 N・m/deg。上次在山里的碎石路,我不小心蹭到路边的石头,下车检查时,只有保险杠有一道浅痕,车身框架没事,护板也没变形。4S 店的师傅说 “这车身刚性够强,小剐小蹭不用怕”。
车门也够结实,我用手按了按,不会 “发软”,关门时的声音很沉闷,不像有些车型那样 “发空”。有次朋友关车门太用力,我担心会坏,师傅说 “这车门能扛住轻微碰撞,不用怕”。
(二)电池安全:IP68 防水,轻微涉水不怕电池是磷酸铁锂电池,防水等级 IP68,上次下小雨,我开着车过了一段 10cm 深的积水路段,没有报警,电池正常工作。销售说 “电池还经过穿刺、挤压、火烧测试,比国家要求的标准严,就算遇到意外,也不容易出问题”。
我还特意查了电池质保,首任非营运车主能享三电终身质保,就算开久了,也不用担心电池衰减的问题。之前的纯电车,开了 3 年电池衰减了 20%,现在有了终身质保,放心多了。

捷途山海T1

捷途山海T1
六、客观不足:真实体验后的小遗憾山海 T1 在 20 天的使用中,也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车机偶尔连接 CarPlay 时会卡顿,需要重新插拔数据线,希望后续 OTA 能优化;
后排座椅的靠背角度不能调节,长时间坐的人会觉得有点直,要是能调 10° 就好了;
方向盘的多功能按键是触控式的,冬天戴手套时容易误触,换成物理按键会更实用;
外放电接口在后备箱,露营时接线要绕到车后,如果能在侧面加一个接口,会更方便。
不过这些不足在 15 万级车型里,算是可以接受的 —— 毕竟核心的可城可野、空间、四驱都做到了位,小遗憾不会影响户外和通勤的核心需求。

捷途山海T1

捷途山海T1

捷途山海T1
七、版本选择:探索版 vs 发现版,怎么选更合适山海 T1 的四驱版有两个配置:四驱探索版(14.59 万)和四驱发现版(15.29 万),我总结了适合的用户,避免大家选错:
(一)四驱探索版:适合预算有限,注重实用的用户如果主要用于城市通勤和轻度露营,对音质要求不高,探索版足够用。它的纯电续航 120km,日常通勤够一周,四驱系统和发现版一样,轻越野也能应对。14.59 万的价格,比同级别带四驱的车型便宜 3 万左右,性价比很高。
(二)四驱发现版:适合喜欢音质,需要长续航的用户如果经常跑长途露营,或者对音质有要求,发现版更合适。它的纯电续航 147km,比探索版多 27km,能少充一次电;还配备了 9 个扬声器的索尼音响,放音乐时音质更好,在户外露营时放歌,氛围更足。多花 7000 元,多了续航和音质,值得。

捷途山海T1

体验下来,山海 T1 最打动我的,是 “不妥协”—— 城市通勤够省够灵活,户外轻越野够稳够放心,露营场景够实用够自由,15 万级的价格,能做到这些,很难得。
如果你也是 “周末爱户外、平时要通勤” 的用户,不妨去试试山海 T1:带家人体验后排的空间,自己试试四驱在烂路的表现,感受下外放电的方便,你会发现:选一台 “可城可野” 的车,不用花几十万,15 万级也能搞定。
试驾时建议重点做这几件事:
找一段碎石路,试试四驱模式,感受有没有打滑;
测试纯电续航,看看是否符合日常通勤需求;
体验外放电,接个电煮锅,看看功率够不够;
放倒后排座椅,试试能不能装下你的露营装备。
对我来说,山海 T1 是 15 万级里 “懂户外爱好者” 的车 —— 它让我不用在 “通勤” 和 “户外” 之间妥协,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