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沙漠广布的巴基斯坦,上亿人赖这五条河为生?

南亚次大陆西北角,有一片79.6万平方公里的焦渴大地,喀喇昆仑山的雪峰俯瞰着绵延的黄沙。这里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四分

南亚次大陆西北角,有一片79.6万平方公里的焦渴大地,喀喇昆仑山的雪峰俯瞰着绵延的黄沙。这里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四分之一土地甚至低于120毫米,夏季气温常突破50℃。然而,在这片看似严酷的荒漠中,竟生活着近2亿人口,多亏了五条自雪山奔涌而下的河流。

焦渴大地上的生命走廊

巴基斯坦三面环山,南临阿拉伯海,国土大半是崎岖山地与灼热沙漠。源自中国西藏的印度河,如一条生命,线纵贯东西2300公里,在沙漠中冲积出广阔的平原。

正是这条大河及其五条支流,在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的干旱带开辟出“沃野千里”,这就是占巴国国土三分之一的印度河平原,承载了全国90%的粮食生产和最稠密的人口。当飞机掠过信德省上空,窗外景象从无垠黄沙骤变为纵横的碧绿田畴,便是五河赐予的生机证明。

卫星地图上的五河地区,可以看到绿意盎然

何为“五河之地”

巴基斯坦最重要的省份名为“旁遮普省”。在波斯语中,“旁遮普”(Punjab)意为“五条河流”,精准诠释了这片土地的特征。

自西向东,杰赫勒姆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麓,流经克什米尔山谷;奇纳布河以湍急之势切开盐岭山脉;拉维河携带冰川融水滋养南亚古都拉合尔地区;比亚斯河与萨特莱杰河则从印度境内流入巴基斯坦。

靠南的河流由印度流入巴国

五条河流最终在巴基斯坦中部的巴哈瓦尔布尔附近交汇,形成名为“潘季纳德”(Panjnad,意即“五河合一”)的最终河段,全长71公里,最终注入印度河。

这五条母亲河年径流量总计数百亿立方米,其冲积形成的旁遮普平原,面积达20.5万平方公里(接近于中国湖南省),成为南亚最丰饶的粮仓。

印度河平原的北部就是旁遮普平原

五河归宗滋养大地

每条河流都有着重要作用。杰赫勒姆河上游水流湍急,在曼格拉峡谷被巨型水坝驯服,是旁遮普省的电力命脉;奇纳布河的河道最宽,在特里姆附近河面展阔至1.5公里,灌溉着巴基斯坦最优质的小麦带。

巴基斯坦农业种植云图,数字越大,作物越密集

拉维河最短小,却以密集渠网滋养着拉合尔周边的百万亩菜园;比亚斯河与萨特莱杰河虽主要流经印度,其下游余水仍通过国际协定引入巴境,补充信德省的棉花种植需要的水分。

五河最终注入印度河干流,加上喀布尔河完成“六河归宗”。正是这些融雪与季雨汇成的洪流,支撑起全球最大的连片灌溉系统。巴基斯坦全国2100万公顷耕地中,1700万公顷依赖五河水利工程引水浇灌。

五河哺育的农耕文明

水网交织处,稻穗低垂,如绿毯覆盖印度河平原。牧人赶着牛羊趟过浅滩,河面倒映着纵横的渠网。

拉维河畔铺展着棉田银浪,巴基斯坦由此跻身全球第四产棉国;在奇纳布河谷翻涌着金色麦浪,这里提供全国80%的口粮;芒果园沿杰赫勒姆河绵延数十里,盛夏飘香,提供了甜蜜的滋养。

在年蒸发量十倍于降雨量的干旱带,五河通过12万公里长人工渠道将荒漠变为绿洲。仅费萨拉巴德农业区就年产小麦400万吨,棉花200万包,被誉为“巴基斯坦的面包篮”。木尔坦的芒果、巴哈瓦尔布尔的椰枣、拉合尔的水牛奶酪,皆是五河滋养的绿洲和牧场所产。

印巴分治后的五河之争

1947年印巴分治,人为划定的国界却割裂了自然形成的水系。原属同一灌溉体系的五河被两国分割,引发激烈水源争夺。东部的拉维河、比亚斯河、萨特莱杰河上游控水闸位于印度境内,一旦关闭将导致巴方百万亩农田枯焦。

印巴分治,旁遮普根据宗教分属印巴两国,造成水源争端

经过13年艰难谈判,1960年《印度河用水条约》在联合国斡旋下诞生。印度获得东部三河(拉维河、比亚斯河、萨特莱杰河)全部使用权;而巴基斯坦则掌控西部三河(印度河干流、杰赫勒姆河、奇纳布河)80%水量

为落实条约,巴方耗资20亿美元建造“印度河替代工程”。由8座巨型水坝、6座拦河闸、2500公里运河所组成。庞大的水利网络,将西三河之水调往原依赖东三河的地区。至今,这片“人工血管”仍在沙漠中奔流,维系着脆弱的生态用水。

评论列表

AB成
AB成 7
2025-08-08 16:10
印度河上游应该全部都是中国的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