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宇树科技更名!上市改制的关键一步,全球标杆企业的大手笔

宇树科技成立于2016年8月26日,由王兴兴创立,是聚焦消费级与行业级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机器人、灵巧机械臂研发生产的高

宇树科技成立于2016年8月26日,由王兴兴创立,是聚焦消费级与行业级高性能通用足式/人形机器人、灵巧机械臂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如今已成长为拥有约1000名员工、年度营收超10亿元的行业标杆。

关于名称由来,虽无官方明确阐释,但从其英文标识“Unitree”及业务布局可窥深意:“宇”既呼应机器人技术探索未知的广阔疆域,也暗含全球市场的布局野心;“树”则象征技术扎根生长的生命力,恰似其从70平米民房起步,逐步构建起“核心+卫星”专利簇的发展历程。这种命名既承载了技术理想,也彰显了扎根产业、向上生长的企业特质。

支撑技术研发与业务拓展的核心是多元专业人才,宇树科技的入职专业需求呈现鲜明的技术导向与场景适配特征。

核心研发岗位聚焦机器人全链条技术,机械工程、机器人工程专业是硬件研发的基石,支撑仿人机械臂、灵巧手等“机器肢”的设计制造;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专业保障运动控制算法、伺服驱动等“小脑”技术落地,其高集成度关节模组专利便源于这类专业人才的突破。

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则主攻基于大模型的“大脑”开发,涉及环境感知与决策算法研发。

行业解决方案岗位需市场营销与技术背景结合,电子信息、自动化专业叠加电力、新能源行业经验者更受青睐。

材料科学助力轻量化骨骼研发,软件工程支撑专用操作系统构建,形成覆盖“硬件 ——算法——软件——应用”的完整专业体系。

2025年从“杭州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举动,绝非简单的名称调整,而是企业发展阶段与战略布局的直接体现。作为全球标杆企业的大手笔,其中包含了哪些秘密?

从政策依据看,这符合《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实施办法》中“在3个以上省级行政区域经营1年以上可不含行政区划”的要求,印证其业务已突破地域局限,形成全国性布局。

从资本市场视角,去掉地域名能弱化地域标签,向投资者传递“规模庞大、业务多元”的信号,为IPO造势——此前5月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已是上市改制的关键一步,此次更名进一步优化品牌形象。

更深层而言,这与公司全球化野心相匹配,其专利已布局美、欧、日等市场,无地域名称更利于国际市场认知,为全球扩张铺路。

宇树科技的发展前景植根于行业红利与自身硬实力的双重支撑。从行业环境看,人形机器人已成为科技竞争新高地,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2025年培育2——3家全球影响力生态型企业,2025年上半年行业企业平均增长50%——100%,需求端爆发态势明显。

政策扶持与市场需求形成合力,为其提供广阔空间。从核心竞争力看,公司以300+件高价值专利拿下WIPO全球奖,92%为发明专利,牵头制定IEEE国际标准,构建起技术护城河,其动态平衡算法、低噪音关节模组等技术已外溢至汽车、安防等领域。

商业化层面,消费级产品打开C端市场,行业级巡检机器人切入电力、矿山等场景,形成多元营收结构。

虽需突破成本控制、续航提升等行业共性难题,但凭借研发投入(年营收12%投入专利攻防)、专利布局与政策适配性,宇树有望在人形机器人产业爆发期抢占先机,成长为兼具技术引领力与市场话语权的全球标杆企业。

对于宇树科技的高速发展,您感到震惊吗?您有没有从宇树科技的发展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呢?欢迎在我们的评论区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