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们这代人所熟悉的那个“游戏规则”,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失效。
以前咱们爹妈总跟我们说:
“好好读书,找个好工作,日子就稳当了。”
他们那年代,只要能拿到大学文凭,妥妥的能被分配一份稳定的工作。
可现在,满街的大学生,每天听着“毕业即失业”的新闻,看不到未来。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
十年后,我们的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
其残酷程度可能远超我们的想象!
从改革开放以来,80后吃到了国家大基建的红利,90后一小部分也吃到了互联网、短视频带来的红利。
可到了00后这一代,所有的大基建基本完成,社会已经没有所谓的红利可言,现在毕业的大学生连找份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
这就是社会内卷带来的后果。
既然读书已经不像父辈那代,毕业就能拿到一分铁饭碗,那我们读书是否还有意义?
这个问题可以换一个角度理解:
读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相信很多父母肯定会第一时间回答:
“当然是为了让孩子找份好工作啊。”
可如今,好学历不等于好工作,已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实,很多人大学习毕业就送起外卖,开起网约车。
他们苦读了二十多年的书,却给他们的未来带不来一点帮助!
这不得不让人陷入深思。
我认识个00后的姑娘,高一没念完就辍学了,她觉得读书太苦,不如趁早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结果,她进入社会后才发现现实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被客户当孙子骂,被同事当棋子耍......
当初那点叛逆和雄心,瞬间被现实锤成了渣。
如今她与外界隔绝,天天把自己锁在家里,与手机为伴,活脱脱成了一个“家庭隐形人”。
这个才十八岁的年轻人,却好像已经提前过上了“退休”生活。
你能全怪她吗?
她的父母,只知道标准式的回答一句“好好读书”,却没有教导她如果读书不行,如何靠其他方法在这个社会生存下来。
她的老师,在得知她要放弃学业的时候,也只是惋惜的叹了口气。
再加上铺天盖地的短视频,不少人鼓励年轻人卷不过就学会“躺平”。
一代人的困境,不能简单的归咎于他们个人的“不努力”。
大冰老师有次直播连线到一个男孩,男孩因为家境变故高三就辍学了,他坚定地认为靠自己的肩膀能扛起一个家。
男孩在直播间反复问:
“我不上学,去广州干苦力行不行?”
他的孝心是真的,但他对世界的误解,也是真的。
大冰老师一句话点破要害:“只要你不想去做的事,怎么都有理由不做。”
这句话,说透了所有困境的本质。
对于普通家庭,我们已经没有那么多试错的成本了。
所以,我们必须更清醒,更务实。
咱们这代人,真的要换一种“活法”了。
01. 别再迷信“努力就能致富”。
哲学家韩炳哲说:“痛苦的不是追求,而是追求那些根本无法实现的目标。”
在新的游戏规则里,选择比埋头苦干重要,眼光比重复劳动重要。
02. 哪个大学文凭,就是你的底线。
学历到底有没有用?
对有些人来说有用,对某些人来说没用,当学历真的是你闯荡这个社会的底线,没有它,未来可能连一份普通的招聘启事,你都看得云里雾里。
03.别光盯着分数。
曾经的考学历就能找到好工作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靠能力的时代。
有能力的人,无论学历好不好,都能在一群人里面脱颖而出。
最后,我再说句扎心的话,今年的卷大家想必已经亲身感受到了,但以后几年的社会,就业环境只会更加的艰难。
未来一大批人的工作会被AI取代,学历的优势将越来越不明显。
我们曾经坚信的那条路——“读书就能改变命运”,都变得前途不明。
我们又该在何处找到新的方向?
此文希望引发各位认真思考,没有特意引起焦虑,所有观点均来自于个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