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是哈马斯高层成员在采访中说的,点出了加沙很多人对以色列的深层怨恨。加沙民众对哈马斯的看法,一直是个复杂的事儿,不是简单的好坏二分。哈马斯从2007年控制加沙以来,就成了那里的实际统治者,提供一些基本服务,但也带来不少麻烦。
大家都知道,加沙地带人口密集,资源少,以色列和埃及的封锁让生活本来就难。哈马斯上台后,虽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但它确实管着教育、医疗和治安这些事儿。
早年的民调指出,加沙人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支持哈马斯作为政治力量,主要因为它被视为抵抗以色列的武器。

武装抵抗这个理念,在加沙挺受欢迎,哪怕不支持哈马斯的人,也认可对抗占领的想法。但哈马斯的管理远不是完美的,基础设施差,停电频繁,税收高,这些问题积累下来,早就有人不满。
2023年10月7日那场袭击后,加沙人的看法发生了大变化。袭击一开始,有些人觉得这是转折点,能把巴勒斯坦问题推到国际舞台。但以色列的反击太猛烈了,造成大量破坏。
袭击后哈马斯支持率一度从战前的三分之一升到42%,主要是西岸那边涨得快,加沙内部反而没那么高涨。因为加沙人直接承受了后果,家园毁了,家人没了。

2025年1月,很多人开始质疑哈马斯为什么发动袭击,觉得这是个错误。加沙人中,有近一半想离开这片土地,这数字挺高的,失望情绪很重。他们觉得哈马斯把大家拖进灾难,却没能力保护民众。
不过,支持哈马斯的人也没少。2025年10月,整体支持10月7日袭击的还有53%,加沙内部是44%,西岸更高点。为什么?因为很多人把哈马斯看作对抗以色列的唯一力量。以色列的占领、定居点扩张、西岸的封锁,这些事儿让怨恨代代传下去。
哈马斯成员那句“有多少代人渴望复仇”,就是在说这个。加沙人从小听的故事,就是祖辈被赶出家园,1948年、1967年的战争留下的伤疤。

哈马斯利用这个,宣传自己是抵抗者。所以,即便战争毁了加沙,很多人还是觉得哈马斯在政治上赢了,把问题闹大,让世界关注。
但加沙内部的分歧更大。战争期间,有自发示威,从加沙城到汗尤尼斯,年轻人喊“哈马斯滚出去”。他们觉得哈马斯没问过民众意见,就把大家推向火坑。哈马斯对异见的处理挺狠,公开处决涉嫌通敌的人,2024年9月就有几起案子。
很多人敢怒不敢言,因为哈马斯控制着援助渠道、税收和卫生部门。反对者说,哈马斯更在意军事,而不是民众生活。半数加沙人支持反哈马斯示威,但公开反抗的少,因为风险太大。一些家族和部落公开谴责哈马斯,说它带来血和毁坏,不再代表大家。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