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位看官,今天咱要聊的这事儿,发生在那北美洲的加拿大。
这地儿素来以风光秀美、湖泊清澈闻名,可最近啊,却出了桩让当地民众闹心上火的事儿——好端端的湖泊变了“味儿”,还牵扯出对印度移民的争议,那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听得人是又气又奇。
咱今儿就把这事儿从头到尾给您说道说道。
先说说这头一宗,加拿大多地湖泊水质告急的事儿。
您想啊,八月盛夏,正是北半球最热的时候,所以加拿大那地界儿虽说靠北,可夏天也是有燥热的时候,民众最爱的就是往湖边沙滩跑,游泳戏水、纳凉消暑,多惬意的事儿!
可今年这夏天,加拿大的老百姓却乐不起来了,为啥?
因为多地卫生部门接二连三发警告,好些热门湖泊愣是不让下水了!
先说那阿尔伯塔省,8月8日,当地卫生局突然发了通知,给所在地的几个旅游胜地浇了盆冷水。
象切斯特米尔湖、科夫湖滩及周边水域,原本是游客、本地居民常前往的地方,如今却检测出大肠杆菌含量大幅上升,远远超过安全标准。
卫生部门的官员急得直跺脚,反复强调:最近别去那些湖泊游泳、玩水,最好连湖水都别直接碰;更别用这水喝水、做饭,要是不小心沾上,说不定就得又吐又拉。
阿尔伯塔省的警报还没解除,安大略省又有坏消息传来,它的南部有个杜林区,里头14个公共湖滩,居然有11个因为大肠杆菌超标,全给标上了“红灯”,都建议暂时不适合下水。
您以为这就完了,远着呢。
杜林区西边的河顿区,好几个湖泊也没能幸免,全被列进了禁止游泳的名单里,这下想找个干净湖滩戏水,可真是难如登天了。
还有那温哥华,更是早早就遭了殃,七月中旬的时候,当地卫生部门就一口气关了温哥华的9个热门海滩。
为啥,还不是因为水里的大肠杆菌超了标,有的地儿甚至超出安全标准五倍之多!
您可知道,这被关的海滩,全是游客和本地人常去的“明星景点”,如今不仅游客没了去处,连本地人的休闲计划都全泡了汤,您说闹心不闹心?
那有人就问了,好端端的湖水,怎么就变脏了呢?!
卫生官员分析了几大可能:一是赶上大雨,城市排污系统扛不住,污水顺着缝儿渗进了湖里;还有或许是湖边鸟类的粪便污染了水质;而最有可能的是人类排泄物。
这话一说出来,大家心里都不由得犯起了疑惑:明明是好端端的公共湖泊,怎么会变成厕所呢?
就在加拿大民众水质问题愁眉不展的时候,一段视频的出现,让民众好似寻找到了水质染污的原因,把争议的矛头对准了当地的印度移民。
这段视频拍在哪儿呢?多伦多的一个湖。
画面里是啥景象?您且听好:好几名印度男女,在湖里直接泡着,又是搓背又是洗澡,活脱脱把公共湖泊当成了自家浴缸!
周围有人看不下去,指指点点的,可这几位倒好,旁若无人,该搓搓该洗洗,半点儿不觉得不妥。
这段视频一传到外国社交平台上,那可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点击量和评论量蹭蹭上涨,加拿大网友看完,气得血压都快上来了,纷纷开骂:“这是把公共湖泊当私人澡堂子了?”
“太没素质了,湖水能不脏吗。”
好些人直接找到多伦多市政府,要求严惩这些人,还呼吁要起诉他们。
有意思的是,不光加拿大网友生气,连不少印度网友都看不下去了。
有印度网友在评论区直言:“我也是印度人,看他们这么干,真是觉得丢死人了!”
还有人忧心忡忡地说:“照这么下去,用不了几十年,加拿大这些清澈的淡水湖,就得变成又脏又毒的粪水坑。”
更有人琢磨不透:“他们就没想想这么做合不合适,根本就不在乎规矩。”
这话一出口,就有人想起去年的事——当时媒体报道一些印度人在加拿大海滩挖坑后随地大小便,导致当地居民担忧操心海滩卫生状况。
也有人说印度移民爱扎堆居住,生活习惯又和当地人不同,总爱把公共场所当成自家的,这不光影响了环境,还给社会添了不少乱。
其实啊,加拿大的环境保护法和地方条例里写得明明白白:绝对不能往自然水体里排污染物。
不少网友觉得,这些印度人恐怕连这些条例都不知道,愣是把在自己国家的坏习惯,带到了加拿大。
要说加拿大民众对印度移民的不满,可不光是因为湖泊泡澡、沙滩拉屎等影响当地水质环境的事儿。
更关键的是,印度移民在加拿大的数量,那真是多到让本地人担心,这么庞大的印度移民群体在当地生活、活动会带来对环境更大的不良影响。
咱先看组数据,您就知道印移民数量庞大得有多吓人。
根据加拿大政府发布的数据,2023年的总移民47.1万人,这里头,印度移民占了多少呢,一半还多。
不管是留学生、临时签证持有者,还是永久居民,印度人那都是“主力军”,浩浩荡荡地涌往加拿大。
先说那永久居民,2023年加拿大新批了47万个名额,这里头印度移民有14万人,占了近30%,数量排第一。
再说留学生,2023年加拿大持学签的留学生一共104万,印度留学生就占了42万,比例高达40%!这是什么概念?比后面排名的九个国家的留学生加起来还多!
还有那临时签证,2023年加拿大一共发了432万张,印度人拿了128万张。
这么一算,每年新增到加拿大的印度人,少说也有100万到200万,占了加拿大全国总人口的5%!
难怪有民众调侃:“走在多伦多的街上,都以为自己到印度了!”
有人就纳闷了,这些印度人,不少人净资产也不算高,怎么就能在加拿大的移民体系里这么“吃香”呢?
这里头的门道,可不少,咱总结了三点:
首先就是英语优势,你得知道,印度以前是英国殖民地,英语普及程度高,虽说口音有点特别,但整体水平比亚洲别的国家要强,而加拿大移民评分体系里,英语能力占重要分量,让印度人有了移民的“先天优势”。
第二点,是抱团和产业链优势,印度人在加拿大很多行业里,比如建筑业、快餐业、运输业、农业都快占主导了,不少印度企业或者雇主,就认印度人,优先雇自己人。
这样一来,新来的印度移民就容易找着工作,有了工作,就能通过“雇主担保”加快移民进程,形成了“找工作移民”的好循环。
可这样导致,其他族裔呢,想在这些行业找工作,可就难多了。
第三点是移民意愿强,对不少印度人来说,移民加拿大就是改变命运的唯一机会,所以他们愿意下血本,哪怕花相当于20万人民币的代价偷渡到加拿大,接下来申请难民身份,也在所不惜。
可话说回来,印度移民多了,问题也跟着来了。加拿大本地居民的不满,那是一天比一天多。
在多伦多、温哥华、密西沙加这些印度移民聚集的城市,机场、商店、饭馆里到处都是印度人,交流有时候挺费劲——那带很浓重印度口音的英语,不是所有人都能听得明白。
就业上的问题更突出,印度人抱团雇自己人,其他族裔想在建筑业、服务业找工作,那是越来越难,就业市场的公平劲儿,都快没了。
文化冲突愈发严重,印度人的饮食习惯、交通方式以及社区规则渐渐融入当地社会,与加拿大本土文化不断产生碰撞,不少本地人觉得难以适应,心里很不自在。
虽然加拿大一直说自己是“移民国家”,讲究多元文化融合。
可要是单个族裔(就说这印度移民)增长太快,远超其他族裔,那社会融合可就难了。
其实,加拿大的印度移民情况在全球来说并非个例,象非洲岛国毛里求斯70% 的人口都是印度人;苏里南 50 多万人口里,40% 是印度人,本地苏里南人仅占 32%,印度人反成了第一大族群。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显示,苏里南的印度移民和黑人原著民之间存在一定问题。
若加拿大仍依此态势发展,不调整移民政策,未来印度移民的占比将会持续上升,加拿大的人口构成、文化状况以及社会规则极有可能彻底改变。
到了那个时候,加拿大还是众人所熟知的加拿大吗?
尊敬的读者和平台:本文内容素材均为来自真实资料的原创,文内图片是从真实旅游博主视频截图得来,少量素材借助AI辅助处理得来。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望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