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不少车企还在为 “一项智能技术该不该下放到 10 万级车型” 纠结时,比亚迪已经带着满场黑科技来到济南 ——9 月 4 日至 8 日的 2025 齐鲁秋季车展上,比亚迪智能化街区再度亮相,3000㎡的体验空间里,从能应对 300 + 泊车场景的天神之眼,到全球首创的灵鸢车载无人机,再到让豪车级黑科技 “下凡” 的易三方、易四方,每一项技术都在诉说同一个理念:好技术不该是少数人的 “专属玩具”,而该是所有人的 “出行标配”。

这份 “技术平权” 的底气,源于比亚迪骨子里的工程师创业基因,更来自其多年搭建的 “技术鱼塘”—— 从电动化上半场的刀片电池、DM 混动,到智能化下半场的整车智能战略,比亚迪始终像 “技术渔民” 般深耕研发,如今终于到了 “满塘鱼获” 普惠用户的时刻。

工程师掌舵:把 “技术执念” 变成 “用户福利”
比亚迪的故事,从一开始就带着浓厚的 “工程师底色”。创始人王传福本身就是技术出身,这种基因渗透到企业每一个角落 —— 别人追求 “营销造势”,比亚迪更愿意把钱砸进实验室;别人纠结 “技术要不要藏着掖着”,比亚迪信奉 “好技术要经得起用户检验”。

就像这次济南智能化街区展示的核心技术 “天神之眼”,背后是比亚迪工程师团队对 “中国路况” 的极致钻研。不同于其他品牌照搬海外方案,比亚迪团队跑遍全国城乡道路,积累了中国最大的车云数据库,再结合端到端大模型,让辅助驾驶真正做到 “全国都能开,有路都好开”。更难得的是,这套系统首批就覆盖 21 款车型,从 7 万级的海鸥到 20 万级的主流车型,人人都能享受到 “自动避让开门杀”“夜间 80km/h 刹停两轮车” 的安全保障。

工程师的 “较真” 还体现在细节里。比如智能泊车,比亚迪不仅做到了 “300 + 场景全覆盖”,从窄车位自动收后视镜到断头路代客泊车,连 “车头泊入、车尾泊出” 这种小众需求都考虑到;更敢做出行业独一份的承诺 —— 智能泊车场景下的安全及损失全面兜底,用户不用走保险,直接找售后就能解决,还不影响次年保费。这份底气,不是凭空而来,而是工程师们经过上万次测试,对技术绝对自信的体现。

“技术鱼塘” 满仓:从单点突破到全链领先
如果说单个技术创新是 “一条鱼”,那比亚迪多年搭建的就是一座 “技术鱼塘”—— 从核心三电到智能系统,从硬件研发到软件迭代,每一个环节都实现自主可控,才能做到 “技术想用就用,想放就放”。

这次展会上的易三方、易四方技术,就是 “鱼塘” 里的 “大鱼”。易三方靠三电机独立驱动、后轮双电机独立转向等四大核心技术,让 D 级车能实现 4.62 米的最小转弯半径,一把就能过极限弯道;还能做到 “圆规掉头”“智能蟹行”,连老司机头疼的窄路会车、侧方停车都变成 “小菜一碟”。而易四方更厉害,四电机独立驱动架构让车辆在暴雨冰雪天不易失控,160km/h 爆胎还能保持直线行驶,甚至能 “横着走”—— 这些原本只在百万级豪车上才有的黑科技,如今已经逐步下放到更多车型里。

更值得一提的是 “灵鸢” 车载无人机系统,这是比亚迪和大疆联合打造的全球首创技术。快充版搭载大疆 Air 3S,能实现动态起降、随动跟拍,一键生成旅行大片;换电版配大疆 Mavic 3 Pro,自动换电无缝续航,连仰望这样的高端车型都能享受到。这种 “跨领域技术融合”,正是比亚迪 “技术鱼塘” 的优势所在 —— 不是简单买零件组装,而是从底层逻辑出发,把无人机的避障算法、车载的定位模块、4K 摄像头深度整合,最终让用户用得起、用得爽。
技术平权:让 7 万级车型也能享 “顶配体验”
在比亚迪的字典里,“技术先进” 和 “价格亲民” 从来不是对立面。早在 2018 年,比亚迪就提出 “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当时就定下目标:不仅要在技术上领先,更要让领先技术惠及所有人。

如今这个目标正在变成现实。就拿 7 万级的海鸥来说,作为在售价格最亲民的车型之一,它也搭载了天神之眼系统,能实现基础的辅助驾驶和智能泊车 —— 要知道,在很多品牌里,这些功能连 15 万级车型都未必标配。再看智能座舱,比亚迪 DiLink 系统不断进化,新增的车道级导航、无麦 K 歌、全向行车记录仪,还有和灵鸢联动的 “动态起降” 功能,不管是几万块的小车,还是几十万的高端车型,都能享受到同样的智能体验。

这种 “技术平权”,不是简单的 “降配下放”,而是比亚迪靠 “技术鱼塘” 的规模效应压低成本的结果。比如刀片电池量产之后,不仅提升了安全性,还通过规模化生产让成本降低,最终让更多车型能用得起;天神之眼系统覆盖 21 款车型,也是靠 “多车型共用技术平台”,摊薄研发成本。就像工程师们常说的:“我们研发技术,不是为了拿奖,而是为了让老百姓花小钱,也能用上好东西。”

在济南,触摸 “人人可享” 的智能未来
这次比亚迪智能化街区济南站,与其说是一场技术展,不如说是一次 “技术惠民” 的实践 —— 你能亲身体验 “窄车位自动泊车” 的便捷,感受 “灵鸢无人机跟拍” 的乐趣,甚至能见识 “易四方横移” 的黑科技,而这些技术,未来都可能出现在你买的下一台比亚迪车上,不管你预算是 7 万还是 20 万。

背后支撑这一切的,是比亚迪 20 多年的工程师创业坚守,是 “技术鱼塘” 里源源不断的创新成果,更是 “好技术人人可享” 的品牌初心。如果你想近距离感受这些黑科技,9 月 4 日至 8 日,不妨去 2025 齐鲁秋季车展看看 —— 在这里,你看到的不只是一台台智能汽车,更是一个 “让技术服务于人” 的清晰未来